7月23日至8月初,从东南海滨到华北平原,辗转北京、天津于家堡、河北保定、河北唐山4地,参访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40家,“自强思源”四期凤凰花暑期社会实践队师生一行31人,通过深入调研走访,体会经济腾飞新常态,触摸发达板块热脉博,力求“理解中国,见证成长,感受力量”。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系统布局我国区域发展“三大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就是其中之一。京津冀,涵盖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人口超过1亿,GDP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以上,承载着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此次实践,“自强思源”四期师生从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入手,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着眼,深入调研关于传统媒体转型、旧城区新文化改造、绿色金融发展、企业重组并购、闽商在京发展共五个主题,走出校园,开拓视界,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见证了改革节点上的新中国之成长,感受到新形势下中国崛起的伟大力量,并深切体会到作为国之栋梁的社会责任和重要使命。
行走北京 理解中国 更加坚定“四个自信”
北京是此次参访的重中之重,也是调研的始发站。作为中国的中心力量,北京不仅在京津冀协同一体化发展中占据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核心统帅位置,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已成为时代焦点。7月23日至7月31日,“自强思源”四期师生分为媒体、文化、金融、闽商、收购共五个小组,分别以“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生存现状及媒体融合发展趋势”、“旧街区改造中文化保留与商业化的平衡——以北京南锣鼓巷、前门大街和天津估衣街为例”、“绿色金融的发展状况和未来规划——以京津冀地区为例”、“闽商在京发展历程、现状与展望”和“中国境内并购市场现状研究及发展趋势预测”为题,分赴多个单位进行走访参观调研,包括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人民日报社、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新浪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趣店集团等多个知名企事业单位,开拓视野、增长学识,并收获大量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最终形成五份完整的调研报告。
从文化大国转变为文化强国,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文化支柱作为中国脊梁的血脉,在前行道路上有着必不可少的责任,也面临发展的巨大空间。文化组从旧街道改造入手,通过参访什刹海街道办事处、交道口街道办事处、前门大栅栏街道办事处和京彩瓷博物馆,深入基层社区,与街道办负责人仔细交流,尝试寻找旧文化与新发展之间的平衡节点。
媒体作为窥视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和引导社会风向的切入点,是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助推力量。媒体组从新旧媒体的碰撞入手,参访北京新媒体集团、人民日报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浪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和北京广播电台,在与新旧媒体人的交流和对不同媒体运作的感受中搜寻媒体转型的出路与社会转型的风向。
经济金融是厦门大学的优势学科,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柱。并购重组不仅是近年来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社会资源有效整合的必要方式。此行并购组参访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及趣店集团,对收并购有了较为深刻全面的了解,也从专业角度对中国收购市场提出建设性的指导意见。
为响应“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的号召,并引导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金融组主要针对“绿色金融”这一概念进行调研,走访了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研究院、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趣店集团和中华联合保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为绿色金融的推广实施出一份力。
作为闽南精神的代表,“爱拼敢赢”深刻影响着每一个厦大人。闽商组作为此行厦大特色,深入调研在京打拼的闽商所经历的过往、所面对的当下和所展望的未来,通过走访北京磊鑫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网智天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首航艾启威节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仟亿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泰禾集团、光耀天润传媒集团以及北京陶瓷商会,与在京闽商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弘扬“爱国爱乡、海纳百川、乐善好施、敢拼会赢”的福建精神。
五个小组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共同相应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在内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使在京调研成为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全面化、体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活动中,临时党支部师生党员集中学习,共同观看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同学们结合所见、所闻、所感,进一步坚定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遇见雄安 见证成长 又一个“春天的故事”
雄安新区作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培育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自强思源”四期师生于8月2日参访了容城县雄安新区,当地干部为师生们做详细讲解。雄安新区前期经过紧张周密的规划,于今年4月1日正式成立。但整个规划工程仍需大量筹备工作,所谓“规划到每一寸土地,设计到每一片未来”,雄安新区的漫漫征程刚刚开启,当地政府和人民全力以赴,夜以继日紧锣密鼓地工作建设,为全新的美好未来不懈奋斗,为京津冀城市新布局乃至整个国家的发展大计而努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方法要明确,放眼长远、从长计议,稳扎稳打、步步为营,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必须一件一件事去做,一茬接一茬地干,发扬‘工匠’精神,精心推进,不留历史遗憾。”通过实践参访,同学们对此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受。今日雄安虽仍是农田谷地,但大梦已醒,崭新的蓝图已然拔地而起,矗立在这片土地上的,将是一座新发展理念的实践之城,将为破解“大城市病”、打通三地发展障碍,建设现代化城市提供样本,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将是不可估量的全新未来,和令人神往的中国力量。
领略津冀 感受力量 揭秘“创新加速度”
8月初,“自强思源”四期师生先后参访了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保定长城汽车总部、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唐山曹妃甸区、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南湖生态开发城等多地,并受到了三地厦大校友会的热情迎接和帮助。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枢纽,天津滨海新区、保定、唐山在这一场全新改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和地位。受到北京首都核心功能的辐射影响,三地近年来都有了飞速的提升和发展。同时,三地的良好规划与发展也给北京的腾飞起步和京津冀三地的协同进步带来积极影响。坚持规划为纲,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大背景,瞄准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把握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规律特征,科学编制,创新管理,着力构建总规统筹兼顾、控规全面覆盖、专规超前完善的现代化规划体系,津、冀两地正在前进道路上起跑加速。此行,四期师生们无论是在首钢京唐曹妃甸指挥中心参观热轧工厂、了解学习海水淡化技术,还是在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校体验机器人技术和各种实验设备,抑或是在保定参访长城汽车总部时感受引领世界的科技潮流,或者在于家堡亲身参与众创空间的头脑风暴,都深深打上中国力量的烙印。这些走在时代前列的技术力量,正是转型促发展的燃料,为京津冀再创辉煌引领方向、保驾护航,也推动着整个中国社会迈向世界的巅峰。
每立于渤海湾潮头,每行于长安街路口,喷薄而出的中国力量总给人以强烈的震撼与冲击。中国力量是腾飞的力量,是势不可挡的力量,是光芒万丈的力量。“凤凰花暑期实践”虽已结束,但每个人心中留下的中国新梦的印记永难消除。理解中国,感受力量,见证成长,这正是不懈前进的动力,也是不可推卸的责任。做新青年的领头人,做新时代的弄潮儿,做新中国的建设者,“世界聚焦我们,我们改变中国”,这不仅是四期全体师生的心声,更是凤凰花的火红承诺,是厦大学子的青春誓言。
(校团委 “自强思源”计划四期 晏昭祎)
责任编辑:曹熠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