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校园青年文化节青年唱主角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16日 来源:

“不逼自己努力,你怎么会知道你有多优秀;不逼自己努力,你怎么会知道如何在现实踏入梦想追逐希望……”这是学风倡导作品《人不努力,与咸鱼有什么区别》的其中一个画面主题语,原创手绘漫画,声画同步配合。这件作品也是今年厦大青年文化节的项目“够YOUNG够向上”H5系列作品的其中之一。厦大青年文化节,在迎来第十三个年头时,主题定为“点赞新青年·活力正青春”,这次文化节让青年用新媒体发出青年自己的声音,背后依旧是让青年学生唱主角。

指尖创意,够YOUNG够向上

从时下流行的H5页面入手,开展作品创作及征集,新品牌的打造旨在发挥青年的指尖创意。截至目前为止,“够YOUNG够向上”已推出《节分端午,国魂未央》、《学霸VS学渣》、《致匠心》、《属于我们的欢乐颂》、《新青年》、《爱国爱校、薪火相传》等系列作品。这是团委青年媒体中心在网络文化产品创作方面的又一尝试。

“我们老师十分鼓励我们团队开发制作网络产品,当时刚好从朋友圈里感受到了H5的火爆,真去了解发现H5的制作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难,手机下载个app,就能做出一款漂亮的H5,既然人人能做,为何不汇聚大家的力量,用H5来做些有意义的主题呢?我们的团队当时就聚在一起碰撞思考,于是就有了‘够YOUNG够向上’。”活动策划者之一蔡晓娜同学说。

以超文本模式为代表的H5正在成为信息时代青年阅读的潮流和趋势,适应新变化,运用新工作、把握新规律,推出一批产品,凝聚一批粉丝,这也正是青年媒体中心在探索网络文化产品创作上的思考。通过此次文化节,青媒团队希望传达“够YOUNG够向上”背后把有意义的事干得有意思的理念。H5页面简单易行的制作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感兴趣的同学加入进来,令人期待。

接下来,青年媒体中心还将着手打造H5工作室,整合资源申报中国高校校园媒体“H5融媒工作室”,加强与中国青年报的合作,提升在H5制作方面思想创意、技术创新及内容推广能力。

青年论坛,风采正当时

“大学里的我们偶尔迷茫、偶尔倦怠,但身边的人总能让我们快乐起来,坚持下去。无论你在学习还是参与文体活动,无论你在创业还是做学生工作,走过这条路的前辈都会这么告诉你:大学四年的同学会是你一辈子宝贵的财富。”这句话来自“青春风采正当时·厦大青年论坛”上的分享。这是完全以青年唱主角,以“综艺性访谈+脱口秀”方式进行的论坛,2个半小时的活动吸引了现场观众热烈互动,频频提问。

分享的六位嘉宾分别为理工科的舞台精灵,艺术团舞蹈队队长长赵欣彤;“闲不下来”的创业青年,小犀牛网络科技公司创始人张帅;颜值与智商成正比的学霸女神,FL语言文化工作室创始人笪舒扬;跨学科论坛创始人之一,前法学院学生会主席应一扬;本科期间论文被SCI收录的国奖学霸黄蓉婷;作品厦大版“南山南”狂获五十几万点击量的人声乐团团长王宁。

“不是百分之百的时间都在学习,但学习的时候要百分百投入。” “最不后悔的就是参加了学生工作,在这里学到了很多,更重要的是认识了那么一群人。”“你主动承担,就会凝聚出一个紧密共赢的团队。”“要多尝试不同的东西,尝试过后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再专注于此。”……六位青年嘉宾在论坛上就自己的专业与兴趣所在侃侃而谈、妙语连珠。

每位同学都有属于自己不同的精彩,相同的是都有一颗意气风发的青年心,通过这样轻松活泼的论坛,他们积极向上的活力与“术业有专攻”的能力得以碰撞,并使同辈人收获得以借鉴的经验。

精彩画面,永恒厦大蓝

“很有意思,刚巧遇上了摄影展,在照片里看到了很多厦大风光和学生活动,还看到白鹭、猫、凤凰花的许多照片,很有厦门这个城市的味道,还有厦大校园的特色。”来厦大的游客王女士刚好遇上了正在三家村进行展出的“厦大蓝”摄影展,这也是厦大青年文化节的线下活动之一,她兴致勃勃地与现场的工作人员交流起来。“没想到我们的摄影展除了校内的师生之外,也吸引了不少游客,为他们开了一扇认识厦大的窗口,帮助他们感受校园内涵,有些成就感。”负责活动组织的陈翎同学兴奋地对记者说。

现场的摄影展共有四个版块,分别为“风云”、“剪影”、“寻蓝”、“志物”,包含活动风采、人物、风景等等,都是厦大学生拍下的校园点滴。这些照片当中,有专业相机拍的,也有一部分是手机拍摄的作品。“厦大同学很有创意!手机拍的照片这么好看!”同王女士一样,摄影展中的手机随手拍作品让不少参观者都感到惊异。

在摄影展的宣传页上写着这样一段话,“厦大蓝,它从厦门的蓝天大海间走出,从厦门大学的蓝色校徽里涌出,代表着厦大学子“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梦想。”也许,正是这样一幅幅精彩的画面,共同定格了青春记忆,这是永恒的厦大蓝。

(团委青年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