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分别发布2015年院士增选结果,多名厦大人荣列其中。我校校友总会副理事长、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孙世刚,我校1979级化学系校友、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席振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浙江校友会理事长、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陈纯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世刚,男,1982年毕业于我校化学系,1986年于法国巴黎居里大学获国家博士学位,1989年起历任厦门大学副教授、教授、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国际电化学会会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常务理事;现任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973”计划能源科学领域专家咨询组成员,ElectrochimicaActa副主编,《电化学》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表面电化学、电化学催化、光谱电化学、有机电化学和能源电化学,侧重固/液界面环境中原子分辨上的表面结构与性能和分子水平上的电化学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研究。
席振峰,男,1983年毕业于我校化学系,现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他率先系统地开展了双金属有机试剂化学研究,发现了几类全新的反应类型和反应模式,揭示了双金属试剂不同于传统金属有机试剂的反应机制,提出了双金属有机试剂的“协同效应”理念,为金属有机化学学科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国化学会首届“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奖”、中国化学会-阿克苏诺贝尔化学奖等多项荣誉。
陈纯,男,1982年1月毕业于我校数学系控制理论专业,现任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列车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他一直专注于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运用于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融合。作为第一研制者先后主持研制完成的“计算机丝绸印染花样设计分色处理及制版自动化系统”、“纺织品数码喷印系统”、“地毯混色数码喷印系统”和“图像自适应数码精准印花系统”等四个工程系统,总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得到了全面推广应用,为产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校友总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