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配合当前开展的“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明晰“严以修身”的内涵实质,7月14日下午, 人文学院副院长王日根教授应邀做客廉政大讲坛作题为《古代的官员的修德与廉政》的主题报告。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赖虹凯出席。本次讲坛由纪委副书记林金枝主持。
王日根教授结合古代官员的修身、修德,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以及古代政绩考核的内容与标准等多维度向与会人员讲述了中国古代是如何确保官员清正廉洁。
讲坛中,王日根由《礼记·大学》、《孔子》、《孟子》等古籍讲起,通过大量的引经据典表明了中国自古就注重修身对立身处世和从政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他以时间为脉络,详细介绍了自西周至明清,国家对在职官吏的官德、政绩和功过考核制度的演变过程。王日根认为这些考核制度体系完备、制度严谨,且易于实施,操作性强。这对消除各种官员腐败因素,提高政府官吏的为政素质,促进官吏勤政廉政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
整场讲座,王日根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缜密的逻辑思维、丰富翔实的史料、以及形象生动的名人轶事,以讲故事的方式将古代官员的修德与廉政情况娓娓道来,感染了在场人员。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通过聆听王日根的报告,深化了对“三严三实”的理解。进一步牢固了做官先做人,做人必修身的理念。干部要履行好职责和使命,首要的是要充分认识到增强自我修养的必要性,把立德、修德、践德作为终身课题,自觉地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常修为政之德,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
校纪委委员、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各学院党委副书记、团委书记聆听了讲坛。
(宣传部 曹熠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