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将原创音乐进行到底——访厦大首个原创音乐社团XMUsic
发布时间:2015年07月13日 来源:

去年五月,新闻传播学院的毕业影展呈现了一场关于微电影的盛宴,而盛宴的背后,一场美丽的邂逅则开辟了属于厦大音乐人的新篇章。微电影《遗•诗》的导演施瑜亮断不知自己竟默默地做了一次牵线红娘。因为他的邀请,叶崴、汤加文、蒋将子等六人共同为这部微电影配乐。在默契的配合中,五位校园原创音乐人一拍即合,决定一起创建XMUsic原创音乐社。当然,XMUsic的成立并非一时兴起,只是因为《遗•诗》将六位音乐人聚到一起,让他们的原创音乐之梦变为了现实。

一星火苗引爆了一场灿烂

▲叶崴、汤加文、黎汗青为微电影《遗诗》配乐。

四年前,汤加文和XMUsic首任社长叶崴在新生破冰会上初次见面。叶崴的一首原创单曲《为了明天》一下将汤加文心中的音乐梦唤醒。两人相见恨晚,破冰会还没结束,他们就将大学四年的音乐路憧憬了一遍,其间,自然包括拟组建XMUsic。只是那几年,两个人,势单力薄,心有余而力不足。组建社团的梦想被迫暂时搁浅。“当时,我们为了找到‘同道人’甚至跨学院选修了与音乐有关的课程,还主动为《信息之声》比赛作MV,但到最后,愿意一起创建社团的就还只是叶崴和我”。汤加文淡淡地说道。

之后,在2014年的十佳歌手赛上,汤加文通过蹲点驻守的方式认识了音乐系的蒋将子。“当时,加文为了找到好的音乐,竟然在自钦楼活动中心待了整整一天,把我们复赛的所有曲目一首不落的听下来。所以当他来找我说想为我的歌重新写词时,我一口答应下来。”蒋将子现在回忆起来仍被当时执着的汤加文所感动。之后,他们仨在参与《遗•诗》配乐过程中,又与郭启超、黎汗青、张希相识,这才有了XMUsic最初的6人创始团队。

组建社团的梦想可以被迫搁浅,但不可放弃。在叶崴心里,他始终坚信原创音乐社总有一天会成立。“国内其他高校诸如北大、清华、武大都有自己的原创音乐社。在包容并蓄的厦大同样拥有足够的条件去组建一个厦大人专属的原创音乐社,而且可以做得更好。因为我爱厦大,更深知她最不缺的就是创新精神。”叶崴坚定地说道。

创建XMUsic原创音乐社,“爱”是其中最闪亮的关键字。爱音乐、更爱厦大。《遗•诗》那一场相逢不过是一星火苗引爆了一场灿烂。

一览众山小 何止一步路

▲XMUsic首个原创音乐会。

优秀的原创音乐人往往是感性的化身,他们有创作的激情,有足够的才华让他们能够创作出足够分量的好歌,可是何谓原创音乐?如何让大家接受并喜爱原创音乐?这是社团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要想得到广大受众的认可,那么就要让社团运行起来,把更多的爱好者凝聚起来,互相取长补短,不断展示自我。

万事开头难,XMUsic刚开始就犹如一张白纸,除了五个手握音乐梦想的青年之外,什么都没有。

没有活动场地,他们就多方联系,或是借用电台,或是“寄居”新闻传播学院录音棚。当然,为了不影响别人正常工作,他们总是在周末或是晚上来回穿梭于这两者之间。

没有音乐设备,他们就自主筹集基金、默默奉献,为社团添置合成器、音箱、话筒、吉他等“家当”。

没有社员,他们就多渠道宣传,口口相传、音乐会演、比赛选人……这些都是召集厦大音乐人的“秘籍”。

新加入的社员没有专业背景,他们就每周开设培训课程,比如《林夕教你写词》、《如何丰富音乐语言》、《10分钟制作简单电吉他》等等,内容涵盖写词、编曲、作曲、软件使用教程……让大家在学习、交流中共同提升音乐素养……

“社团能走到现在,其中的辛苦,用语言形容都显得苍白。要不是社长叶崴的一再坚持与努力,或许我们社团就止于襁褓中了。”蒋将子在和我们回顾社团一路走来的情景时,不禁如此感慨。

现在,XMUsic已有50余名社员,有了自己专属工作室、专属乐队、专属音乐器材、也有了自己的公众订阅号,创作一百多首原创歌曲,成功为电影《门路》编曲、配乐,顺利举办了多次专场原创音乐会。而且,在今年的原创音乐大赛中,参赛选手一半以上都是社团的成员。我们已经清晰地看到,XMUsic原创音乐社这一新生社团正铿锵有力地走在成长的道路上。

将原创音乐进行到底

▲XMUsic创始人在新工作室内编曲。

如果说,去年的微电影《遗•诗》成就了XMUsic原创音乐社,那么今年XMUsic原创音乐社则成全了整个微电影展。——今年影展每个微电影都运用了原创歌曲,而这些原创歌曲几乎全都由XMUsic成员参与完成。在XMUsic原创音乐社的影响下,越来越多人了解原创音乐,认识原创音乐,“原创音乐”已不知不觉走进了众人视野。

“其实校园内喜欢原创音乐的人很多,但每个人都有自己创作领域的专长和短板,而一首成熟的原创音乐则是需要歌、曲、词的完美配合。原创音乐当初创建时的最大目标,就是想给所有厦大音乐人一个交流平台,通过合作,取长补短,让每一曲创作都更加坚实有力。”汤加文说道。

正是由于XMUsic这一平台,许多人找到了音乐上的“合伙人”;也正是因为XMUsic这一平台,厦大首张囊括十几首来自全校各个学院的原创音乐大碟即将问世。当被问及这张大碟是否出售时,学经济的叶崴却说:“只送不买。出这张碟,既不为名、更不为利,一切只为了大家心中最纯粹的音乐梦。”

现在,XMUsic原创音乐社的创始人大多数已离开厦大,或出国、或前往其他高校继续深造。毕业后的他们,最挂念的莫过于XMUsic原创音乐社。他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学弟学妹加入社团、传承下去,把社团打造成国内高校原创音乐的品牌基地。

耳朵需要滋养,生活需要音乐,原创更需延续。或许,XMUsic原创音乐社的成立与发展对厦大校园文化的影响不能立竿见影。但这些人知道,只要厦大人将原创音乐进行到底,相信三年后、五年后,XMUsic原创音乐社一定能够风生水起,由社团创作出来的歌曲能够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总有一天,会让大家都听见,在中国南方滨海之隅有一所著名学府,蕴育出了一首又一首动人心扉的乐曲。”

(曹熠婕 陈婧)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