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从清新自然的平潭岛来到素有南方之强美誉的鹭岛求学,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精神淬炼了她百折不挠、精益求精的性格。“阳光上进、铿锵前行”八个字,正是对她大学生活最真实的写照。
博学创新 学业路上披荆斩棘
从小到大,佳苹对数学和物理情有独钟,电子工程系的专业学习重点恰好也在这两个科目上。因为兴趣使然,怀着对专业的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望,她努力学习,奋发前进。课堂上和老师切磋互动,课堂下和同学探讨交流。大学一年级她以年级综合排名第三的成绩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大学三年级以年级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获得国家奖学金。
她深知,在新时代下,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甚至有人将它视作安身立命之本。要创新需要一定的灵感,这灵感不是天生的,而是来自长期的积累与全身心的投入。于是她一直致力于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在夯实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创新实践项目和各种学科竞赛,锻炼提升自己的创新能力。在2013年5月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项目中,她作为项目队长,带领全校唯一一支由2011级学生组成的队伍,所做的《南强微波射频设计咨询公司实践》项目成功获得国家级立项。在项目进行中,她们每天泡在实验室学习与天线相关的知识,设计模型,操作实验,最终成功申请了专利《一种双极化双端口方向性天线》,该专利目前已被授权。另外,她还在第六届福建省“盛群杯”单片机竞赛中获得优胜奖。
躬行服务 奉献途中花香满溢
大学,这两个字于佳苹而言是绚彩的画卷,这里不再只有枯燥的专业知识和单调的习题书本,还有更多的色彩让她自由着墨。所以学好专业课程后,学生工作和志愿服务就绘出了她大学花卷中绮丽的另外一笔。
从大一的主席团助理到大二的团总支副书记再到大三的学院学生会副主席,她策划组织了各类学生活动。虽然每一年的主题不同,但相同的是她为此付出的心血和努力。漳州校区的“南强风”系列活动中,作为大一新生的她扛起了整个项目统筹策划的重任,带领各个部门开会研讨、确定方案。在整个活动中,因为热爱,即使辛苦她们也甘之如饴;因为团结,即使忙碌她们也其乐融融;因为责任,即使劳累她们也义不容辞。最终全校展示上的“最佳组织奖”则是她们苦心孤诣成果的回报。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不管是迎新还是送旧,支教或是助困,她都抱着满腔热忱参与其中。在中国红十字会的志愿劝募活动中,她主要负责和群众介绍劝募活动以及最后的登记捐助款项等工作。劝募过程并不轻松,她竭尽全力、四处募集,获得当地群众的支持和认可,也因此被中国扶贫基金会评为“善行100志愿者”。
实践创业 挑战之旅乘风破浪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从象牙塔迈向社会的桥梁。为了今后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佳苹充分利用假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2012年8月,佳苹作为队长带领13名来自4个不同学院的同学远赴山东进行社会实践。在实地考察调研中,他们深入农村地区,在农舍里、田埂上和农民交流,在街道上与农民工接触,到政府部门与工作人员座谈……,从多个渠道就“山东省农民增收方式的变化”开展调查。实践结束后,他们第一时间向当地有关部门反馈调研结果,为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出谋划策,提出了可行性建议。该实践队因此获得 “厦门大学优秀实践队”荣誉称号,调研报告被评为“学院优秀调研报告”,她个人也被评为“福建省社会实践积极分子”。2012-2013她还组织两支社会实践队参与实践,都获得了厦门大学优秀社会实践队称号。2014年参加第七届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科技竞赛获得三等奖。
除了社会实践,在本科期间,她还参与厦门大学本科生创业培训课程的学习。在培训完成后,她带领“朝阳联创”创业团队,完成“微波射频设计咨询公司”创业实践项目。在国家和学校的支持下,她进行了多方调研,调整创业计划,咨询税务及法律问题,考察公司地址,确定公司章程。2014年4月,他们成立了厦门市朝阳联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创业这条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这就是蒋佳苹,一个热爱社会实践,热爱学习,学生工作的厦大学子!今夏,她就要毕业了,不管以后去到哪里,她都会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精神,不断奋斗!
(学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