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年少时第一次知道旧中国外交的屈辱过往,第一次了解新中国外交的自立自强后,肖琳琳便立志要成为一名外交官,为祖国的外交事业贡献力量。高考之后,她如愿来到厦门大学就读国际政治专业。四年里的每一天,她都从未忘记自己外交报国的誓言,四年里的每一秒,她都为心中的外交梦而努力奋斗。执著理想,自强不息,外交报国,永生铭记,正是她大学四年生活最真实的写照!
学好知识,夯实基础
王毅外长曾说,实现外交报国梦需要练就过硬的业务本领。因此进入大学以来,肖琳琳始终将刻苦学习牢记心间。制定学习计划,规定阅读量是她坚持了四年的习惯;六点半起床晨读,图书馆闭馆方归成为她雷打不动的规律。凭借不懈努力,本科期间肖琳琳的学业绩点达到3.91,排名年级首位,其中专业成绩三年年级第一, 获得国家奖学金1次、校级奖学金4次、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1次。大二下学期,肖琳琳以学院第一的成绩,通过层层选拔,前往台湾大学交换学习,并在期末取得学业绩点4.13(满绩4.30),四门课程A+,其中两门课程专业第一的好成绩。为了早日实现外交梦,肖琳琳还非常注重英语学习。在高分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取雅思考试7分的基础上,她还以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身份获得中央电视台“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福建省二等奖。除此之外,肖琳琳还积极参加科研活动,所参与撰写的调研报告《基于易班平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获第四期马研班优秀课题报告;作为负责人承担的大学生创新训练校级重点课题《厦门城市外交在厦门社会发展中地位与作用的调研》已顺利结题。
德才兼备,政治过硬
为了早日实现外交报国梦,肖琳琳在思想上追求进步,在学生工作中身体力行。她是国关2011级首批中共党员,并在大三凭借扎实的理论基础成为厦门大学第四期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学员。本科期间,肖琳琳曾任厦门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团总支副书记、本科生2011级党支部宣传委员、班级团支部书记、校青协管理服务部副部长等职务,工作中努力做到率先垂范,无私奉献。2014年6月,正是肖琳琳所在班评选先进班集体之际。当时她正面临保研夏令营申请和期末考试的双重压力,但她深知集体利益高于一切,因此毅然承担起评审当天的展示汇报工作。连续两周,肖琳琳每天学习工作长达14个小时以上;展示当天,她交完期末试卷就直奔评审现场准备答辩,连水都没来得及喝一口。最终她以出色的表现获得成功,也在个人的考试和保研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四年来,肖琳琳带领国关2011本科班取得先进班集体标兵等荣誉,她个人也先后7次获得优秀三好学生、三好学生、优秀团支书等称号。
心怀天下,奉献社会
心怀天下,奉献社会是对外交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是肖琳琳在大学的不懈追求。四年来,她积极投身实践,共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6次,其中4次作为队长及领导成员带领学院、学校重点实践团队开展活动。凭借出色表现,她个人多次获省级、校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所带团队也多次获嘉奖。在此基础上,肖琳琳还不忘回报社会,热心公益活动。本科四年,她的累计工时达到146.5个,并在孔子学院大会、九八投洽会、南洋文化节、革命老区支教等活动中表现突出。
多才多艺,全面发展
为了实现外交报国梦,肖琳琳也十分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她曾在厦门大学新生辩论赛、厦门大学汉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系列大赛之名篇经典诵读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她还多次参加各级模拟联合国大会活动并获得多项奖项。此外,她还多次在学院、学校的大型活动中担任主持人。
怀揣梦想,继续深造
为了更好的实现外交报国梦,肖琳琳选择继续读研,并通过努力获得六所国内一流大学的保研面试资格。最终她从全国几十所高校、上百名优秀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厦大唯一入选首届北京大学燕京学堂的学生,将与来自哈佛、耶鲁、牛津、剑桥等全球一流名校的近百名精英学子共同学习深造。她会怀着对祖国的满腔赤诚,发扬厦大的优良传统,努力学习,开拓进取,力争早日学有所成,为祖国的外交事业贡献终生!
(学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