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汪德耀教授纪念展”在翔安校区图书馆开展
发布时间:2015年04月03日 来源:

在厦门大学94周年校庆之际,从4月3日起,厦门大学图书馆在翔安校区图书馆五楼D区举行“汪德耀教授纪念展”。

2011年8月,汪德耀教授的女儿汪敏女士,主动联系并表示愿意将汪德耀教授生前珍藏的所有学术资料捐赠厦门大学图书馆。2011年9月4日,她把第一批汪德耀教授珍藏的学术资料交给该馆;2014年10月11日,第二批捐赠资料到该馆。

为了纪念汪德耀教授,促进更多的读者学习和研究汪德耀教授的爱国爱科学爱校爱学生精神及其学术思想体系,从2011年12月开始,厦门大学图书馆先后举办了“前校长汪德耀教授珍藏资料(首批)纪念展”,印发纪念册,将上述捐赠品目录和部分资料数字化建档、存储和陈列在“玉堂•厦大文库”网站的“汪德耀个人网页”中。此次举办的“汪德耀教授纪念展”,按照主题布展,以展品再现汪德耀的传奇人生:

主题1:留学法国,与罗曼•罗兰的情谊。汪德耀教授的博士论文中文摘要、罗曼•罗兰题赠汪德耀的照片和汪德耀谈罗曼•罗兰的手稿首次亮相。

主题2:接掌厦大。陈可焜、朱水涌、彭一万、余峥、王瑛慧、何用龄、苏林华等人,讲述了汪德耀教授任厦大校长期间,如何兼容并包、在废墟上重建厦大、巧妙掩护进步师生和学校资产等故事。

主题3:勇攀科学高峰。侧重展出他的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部分著作、讲义和论文代表作。1988年,85岁的汪德耀教授赴加拿大参加第四届国际细胞学会,成为与会的最年长者。他永不服老,认为“九十以下是少年”,98岁还撰写《述职报告》等,快乐地对待人生。

主题4:爱祖国,迎回归,促统一。1993年汪德耀赴台湾访问时,拜访陈立夫先生,帮助陈立夫在大陆发表论文。同年,汪德耀写信给台湾顾毓琇教授,证明胡文虎不是汉奸。之前,他与亲戚、民国外交家汪德官谈话,了解和分析台湾形势。有关的展品证明汪德耀教授时刻关注着祖国的命运。

主题5:心系厦大,师表南强。汪德耀希望黄克立为厦门大学捐款,希望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帮助解决厦大科研编制、特区生活补贴等问题,以及他在各种政协会议上的优秀提案,都证明他心系厦大。“爱学生胜过疼子女”:汪德耀不仅宽待而且继续关心“文革”期间曾经迫害过他的学生;学生出国留学时,他帮助推荐、联系导师,甚至连生活费都协助解决。

主题6:中法科技文化交流使者。汪德耀1983年访法笔记、拜访罗曼•罗兰夫人的回忆手稿,当时当地报纸《尼斯日报》采访他的剪报,1985年通过国际广播电台对法国朋友的新年贺词及其磁带,1985年法国尼斯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证书由时任厦门市副市长的习近平代领,后捐赠给中国革命博物馆),露丝•德维莱与汪德耀的批量通信,关于他俩之间世纪情谊的报道文献……这部分展品,将回溯汪德耀从法国留学生到成为中法科技文化交流使者的过程。

主题7:礼尚往来、伟绩隆誉。除了展示汪德耀教授荣获的部分证书和工作生活中的部分重要照片,汪德耀家书,画家方君璧致汪德耀的便条,钱学森、张作人(动物学家)、贝时璋院士、童第周院士、宋健、张劲夫(前中科院院长)、美国生物学家牛满江教授、美国共和党亚裔总部共同主席朱博舜校友等人致汪德耀的书信,钱伟长、卢嘉锡、陈光毅、潘心城、薛社普和贝时璋赠汪德耀的祝寿墨宝,都登场与观众见面。

该展览属于“厦大文库”的系列主题活动之一。翔安校区图书馆的南北外墙上嵌着厦门大学的“爱国、革命、自强、科学”精神的主题浮雕,馆内的学术资源与服务更是“高、大、尚”。在这个文化殿堂里举办“汪德耀教授纪念展”,彼此相得益彰。

(厦门大学图书馆 苏海潮)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