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孔院大会精彩回眸】 请把掌声也给他们——记孔子学院大会会务组志愿者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12日 来源:

12月7日早7点半,这座坐落于会展路的具有国际水准的高档会议场所——厦门国际会议中心迎来了它的第一批“客人们”。早上气温较低,有些志愿者们还穿着厚厚的外套,下车后,各组人员迅速集合,他们将在这里度过他们孔子学院大会志愿者“生涯”的第一日。

开闭幕式:疏散引导压力大,耳机不菲价更高

实际上会务组的工作并非只有12月7日一天,早在12月6日全体会务组志愿者就到会议中心和建南大会堂参与准备工作,包括同传耳机的调试和布放、会议桌签和材料的整理布置等。而在大会当天,由于本次参加孔子学院大会的人数较多,开闭幕式的人流疏散和坐席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会务组志愿者们几乎是在一到达现场就开始进行工作部署,强调了几次注意事项后便分散至各自的岗位。八点半就有宾客开始进场,而作为最盛大的开幕式场地——海峡厅无疑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人非常多。”负责北区的副组长陈绪钊介绍道,“因为会议厅还是不让进去的,我们必须把宾客们引导至二楼及一楼的展区,本来每个人的岗位都是固定的,但是后来没有办法了,基本都是身兼数职。”

来自外文学院的李文阳是这次孔子学院大会会务组的志愿者。这是她第一次穿正装站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穿上正装,感觉自己很精神”。李文阳说道,但是穿着高跟鞋和正装长久站立的滋味,她觉得并不是很好受。“站了一上午一直没歇,脚和腰都很疼。”尽管如此,作为人流量最大的电梯口引导志愿者,李文阳同学仍然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良好的服务态度参与了整个大会为期两天的会务引导工作。

在厦门难得有这样的大型学术活动,想来见见世面,是李文阳报名这次志愿者的主要原因。本次活动的规格很高,志愿者工作跟她预想中也有很大不同:“一开始我以为是在校内的科艺中心,没想到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也没想到志愿者全部要求穿正装。”在布置会场的过程中,她和别的志愿者一起整理同声传译耳机,这种耳机的市价一部就要将近2000块。“第一次看到同传耳机的时候,我还拍照留念了,后来得知同传耳机价格不菲,丢失一个就是学校财产的重大损失,顿时感到责任重大。今天数耳机的时候,几百个全部摆在地上,整理翻译耳机。为了确保数目的准确性,数了一遍又一遍。”两天的大会共设7个分会场,举行14个分论坛,代表流动性大,但就是这样的环境下,在会务组志愿者的认真负责下,分论坛没有丢失一个同传耳机!有学生志愿者笑言,“我们成功地保卫了学校的财产”。

而在两天的会场志愿者工作中,李文阳觉得自己获得了志愿者该有的尊重。在引导的过程中,很多人会对他们报以微笑,这是对志愿者工作的肯定。而看到很多中文说的很好的外国人,李同学也很受感动。“中文很难学,但是他们都学的很好。我觉得自己也要好好学外语更努力把中文‘安利’到全世界。”

分论坛:分论坛举行,继续忙碌

开幕式结束后,会务组志愿者们终于有空短暂休息。很多穿着正装的志愿者都直接坐在了台阶上,暂时放松着自己高跟鞋内的双脚。“会务组的同学们快一点,你们只有十分钟时间吃饭,会议马上就要结束了。”这是他们短暂的午饭时间。志愿者所吃的午饭样式简单但丰富,两素两荤,“吃到午饭的时候觉得自己特别幸福,可能是因为饿了什么都好吃吧。”一名志愿者笑着说道。

吃过午饭,中午短暂的休息之后,下午需要进行分论坛的会务配合工作,志愿者又再次回到自己的岗位上,各个分会议室开始了忙碌,他们要在短短的四十分钟时间内整理好椅子和同传耳机等会议设备,调试好展示ppt和音响投影。在12月6号早上,他们就已经开始准备相关的前期工作了,而在会议进行中,志愿者们也得不到休息,他们需要为提问代表递送话筒,配合速记记录,监控发言人计时等,也需要站在会场中应对随时都有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保证会议的正常进行。整个孔院大会期间,院长论坛、校长论坛共计14场,孔院事务相关会议大大小小共计十余场;各个论坛、会议地点分布广泛,从会议中心到建南大会堂,从海悦山庄到明发戴斯酒店;每个会议准备周期长,设备要求不尽相同;尽管会务组志愿者人数少(70人),尽管每场会议的工作都是一样的繁琐细微,如出一辙,摆桌牌、布置会场、测试设备……但就是这些志愿者,就是这些厦门大学各个院系的本研学生,靠着精诚合作、团结一心,靠着会务组全体老师的支持理解和配合,最终二十余场会议全部顺利完成了任务!正如经济学院2012级的杨雪豹同学这样回答: “这么多会议连轴转,压力肯定是有的,但是我相信自己有能力能胜任这份工作,再怎么样,也是厦大的学生嘛,有自信!” 这番朴实的语言,不仅是全体会务组志愿者的真实写照,也是会务组志愿者对厦门大学“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校训的最生动诠释!

闽南大戏院:寒风冻人,志愿者精神更动人

按照日程安排,宾客们在首日的会议结束后,多数代表将在会议中心国宴厅用晚宴,之后步行前往闽南大戏院观看演出。由于闽南大戏院距会议中心还有一段距离,考虑到夜色已晚,路程较远,期间还有两个十字路口,会务组特别决定在道路沿线设立志愿者引导人墙,每50米设立一名志愿者,手中拿着引导牌为宾客指明方向。确保百余名与会代表顺利抵达演出现场。

晚上的温度骤降,寒风中,身穿正装的志愿者们站得笔直,而他们之中大部分都已经站了整整一天。“感觉自己都麻木了。”其中一名志愿者如是说,有的女生志愿者因为穿了一天高跟鞋,脚实在太痛,索性把高跟鞋脱掉,赤脚站立为代表指引道路方向。第一次参加大型会议志愿服务的李文阳对此深有感触,“辛苦是肯定的,不过这次活动也让我明白了这样一个巨大的会议是如何筹办起来的,真的是少了哪一个环节都不行。”12月的厦门,晚风已经透露着丝丝的寒意,外文学院2013级本科生何琛宇回忆起那天的经历,“寒风中穿着单薄的西装站了一个小时,感觉自己就是‘人肉路标’。但是站在路边的时候,有代表对我们表达了最真诚的感谢,真的觉得很开心,自己的工作是那么有价值!”尽管一天的志愿服务很辛苦,但是70多名会务组志愿者真正做到了“无人脱岗”,没有一个志愿者在这项夜间指引工作中掉队。全体会务组志愿者完成了最艰巨的夜间路线指引工作,7点15分,最后一名用餐代表步行至大戏院,引导工作圆满完成。可能很多人会说,在科技发达的今天,靠一部手机地图,就可以轻松找到演出地点,夜间指引多此一举。但是作为本次厦门大学学生志愿者,我们想用实际行动向来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展示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服务和人文精神,用心关爱每一个客人,让他们宾至如归。这是我们作为厦门大学的志愿者,主人翁精神和责任奉献精神的体现。

对于参加会议的宾客和代表来说,孔院大会或许只是一次盛会;会议中心、建南大会堂可能只是举行会议的地点,但对于志愿者们来说,这里留下的是他们的付出与努力。休息的时候,有位志愿者用春晚做了例子对比志愿服务工作,并开玩笑道今年过节一定看春晚,毕竟工作人员都很不容易。“我觉得志愿者吧,就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当你服务的那些人认可你的付出时,你就会感到满足。”请把掌声也送给他们,这些最可爱的志愿者们。

(会务组志愿者)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