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和电脑桌上的物品摆放整齐,每件物品对应的下方位置都有定位标志,物品被挪动或缺失一目了然。”近日,在材料学院“5S”管理标准化建设现场展示上,与会人员啧啧称赞。
“5S”管理方法起源于日本,风靡全世界,日本的企业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能够迅速崛起有两大法宝,其中一项就是“5S”。5S代表“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etsu)和素养(Shitsuke)”,前面4个“S”是手段,最后一个“S”是目的,通过“5S”的实施,能使人的素质得到迅速提升,进而能够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
今年9月份开始,材料学院大力开展以“5S”管理为主要内容的标准化建设工作。以推行“5S”实验室为重点,帮助广大研究生培养良好的科研习惯,提高科研质量,进一步发挥实验室标准化管理在研究生科研态度、学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以推行“5S”宿舍为重点,帮助广大本科生特别是新生从进校第一个月开始,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进一步养成良好学风,帮助毕业生提前了解企业管理规范,提前适应实验室管理规范,缩短走进职场、走进科研的适应期;推动工程技术人员改变传统实验室管理理念,提升工作效率。
此次“5S”管理培训分为“5S”理论培训、“5S”现场辅导和“5S”实训三个模块,其中的理论培训和现场辅导环节,学院邀请了厦门霖普管理咨询公司为全院学生和工程实验教师做专门培训指导。学院专门成立了“规范化创建工作室”,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原则,以及“管理规范化、操作标准化、检查常态化”的“三化”管理方针,选择5间公共实验室和5间宿舍作为试点打造出样板,并召开“5S”管理标准化建设现场会,组织各实验室、各宿舍负责人进行观摩学习,把“5S”管理渗透到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
在实验室,学院为各课题组实验室统一配备规范化清洁用品,每个课题组派出代表到公共实验平台学习,再回到课题组推广。从实验室打扫卫生开始,要求每位同学做到地面干净、桌子无尘、不留死角,首先做到“整理”和“整顿”。在打扫过程中,同学们发现一些仪器设备上面有积灰,这不仅不卫生,而且降低仪器使用寿命;在清理时,对一些实验物品的位置摆放进行纠正,尤其是易腐蚀易挥发等有一定危险性药品的管理,彻底查除安全隐患。其次开展实验仪器定位,同学们准备了红蓝绿胶袋各两卷、收纳工具样品、硬胶套,对一些仪器设备尤其是贵重仪器进行位置标示。“这样的辅导很有意义,不仅让我们这些新生很快了解实验室安全规则,而且清楚了物品、仪器的位置和保养细节,虽然很累,但是收获很多。”李欣同学说道。“‘5S’管理方法关于实验室的一些经验很有用,比如墙上安装挂钩,充分利用了有限的实验室空间,而不是进门就看到桌面一堆东西心里感觉乱糟糟的,同学们也更爱待在实验室了。”唐天宇同学补充道。
在宿舍,宿舍长组织同学们对个人物件进行分类,整齐安放在固定位置,贴上标签,既方便使用,又大大减少寻找物件的时间,宿舍卫生焕然一新,营造出整洁高效的生活环境。“希望通过这个机制可以让自己形成严谨的生活态度,能够形成标准化的意识,养成良好的舍风、学风。”新生赖泳爵说道。“实施‘5S’管理后,我闭着眼睛都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不管学业多忙多乱,都会将各类物件‘物归原主’,天天如此,习惯成自然!”段俊宇同学这样评价5S管理对他们的影响。
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5S”管理理念已经渗透到同学们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让他们养成了事事“讲究”的习惯,宿舍、实验室处处井然有序,同学们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学习、科研效率大大提高,做到了做事有规矩、做事守规矩、做事做到位,进而努力实现管理过程的精细化、服务育人的精致化。
(材料学院 袁国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