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感动同辈】林文强:爱的传承,梦的接力
发布时间:2014年10月27日 来源:

2012年,林文强考入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财政系,一心向往支教的他加入了西部梦想社团,经过两年的锻炼,从队员成为队长的他对于支教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回想起第一次去那里,满眼的荒凉,而身在西部的四十多天里,林文强说,日子虽然苦,但是我们学会了“穷开心”。两年的西梦之行,让他对爱、对责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教书育人,收获成长

怀着一颗向往教书育人的心,初入大学的林文强加入了支教队伍。两年下来,他不仅仅帮助了许多西部地区的学生,自己也收获了许多成长。

在去到西部支教之前,西梦的成员必须进行两个学期的学习和锻炼。第一个学期,社员们分到八个部门中锻炼各方面能力,一个学期的部门工作后,经过分队大会,社员们将打散分入各个支教队伍中,形成以支教队伍为单位,以老带新的带队模式。林文强说,他作为队员时在这种模式下学到很多,他也提到在真正支教之前,还需要大量的备课以及其他方面的准备工作,而他们队对于支教课程的准备试讲是严苛甚至“变态”的,因为他们都想给孩子们一个最有意义的暑假学习生活。

回忆起第一年的支教,林文强告诉记者,当时的支教地点和学校都是由社团人员自己联系的,就这样,队伍来到的了固原田坪中学。由于这里的家长和孩子对队员们不甚了解,许多人都在观望而不敢靠近,第一天的招生只有寥寥的20几个学生,开头并不顺利。然而几天过后,孩子渐渐开始带着身边的亲戚和朋友前来一起上课,这对于队员们来说是一种莫大的惊喜。林文强回忆道,记忆最深刻的应该是他带的五年级由最初的七个人,到最后变成了五十个人,最后还是由于教室的限制和能力精力有限,不得不拒绝后来不断还想再加入的其他孩子。林文强非常感谢当年的队长,他觉得自己从他身上学会了很多,为他下一年作为队长带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今年刚刚结束的支教活动中,林文强作为固原队队长带领队员们顺利完成了为期20天的支教活动。相比去年,今年的支教和招生更为顺利一些,许多孩子在临近暑假的时候便开始给他打电话、发短信,问说“老师,你们什么时候再过来呀?”今年家访时也听到不少的家长的反馈,孩子自从去年上了支教队员的课,今年送他去县城补习怎么也不肯去,说是要等这些哥哥姐姐过来教课;家访每每听见孩子在去年暑假上课之后的进步,都是对今年的队员无形的鼓舞。而这一切都让林文强更加坚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那就是即使是短期支教也是有意义的,短期支教也是可以教书育人的。

有了一年的带队经验,第二年的工作林文强做得更加顺手。尽管如此,他依然不敢有丝毫的松懈,提及带队和实地队员的选拔,林文强个人认为是支教环节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作为短期支教队长的触动他最深的地方。

刚接手队伍,他从老队长手中接过一个装着40G材料的硬盘,从2009年到2013年的全部队伍支教的材料按照年份整理好存在里面。队伍历来是注重传承和经验累积的,每一届队伍支教回来的总结和反思除了新老队员之间面对面的传承之外,更多的变成了文件、照片、视频等形式保留下来的资料。林文强说:“西梦就是一代一代的传承。”他深感自己责任的重大,因为他知道每一次的支教意味着什么,无论是对于孩子们还是对于去到那里的人。身为一个队长,必须在带队之前去熟悉往年的情况、出现过的问题和当时的解决措施,以防今年再次出现同样的问题时自己手足无措,这是对所有人的负责。

20天的支教期间,队员们不能洗澡,男生们七天洗一次头,而女生们也只能四天洗一次。有时上了一天的课,男生的头上总有很多的粉笔灰,加上支教地本身风沙很大,学生们就会问老师为什么有这么多头皮屑。林文强回忆起这些时都是微笑着的,于他来说,那些日子虽然艰苦,但是收获的快乐却很多,他说,这叫“穷开心”。尽管那里的日子过得很苦,苦到顿顿吃芹菜致使好多人低血压,但是林文强说,每个人都不后悔,不放弃,他也一样。

责任、坚持、动力,采访中,林文强一直反复提及这几个词,这些都是他在支教中所收获和感悟到的。

短期支教,收获感动

短期支教是一群人的接力赛,这是林文强对于短期支教的看法,他认为支教过程中大学生老师们给孩子带去的是陪伴与成长。社会上不少人对短期支教有着许多看法,而这些看法往往都是负面的。作为一个经历过两年暑期短期支教的大学生,林文强对此有着独特的看法与理解。

他坦诚短期支教相较于长期支教在时间上有着劣势,但是他说有个同样从事短期支教的朋友表示,“如果说长期支教是一个人的马拉松,那么我更愿意将短期支教比作一群人的接力赛。”在林文强的理解里,西梦所做的其实是另外一种长期支教,这是用一届又一届队员的支教梦串起来的,如队伍口号“梦想永固,星火燎原”一样的长期,而这样的长期,还体现在走出大学校园之后,无数“西梦”人之间的相互扶持,体现在更多的“西梦”人出现在公益的领域里,体现在他们走进社会后所做的为大众所认可的长期支教。

去过支教的人都会说,支教是一场外圈人永远都看不懂的“恋爱”,但它决不仅仅只是感动了支教者,支教地的孩子和家长也是这场“恋爱”的当事人。

他的队员宋子豪在评价队长时这样说道:“他是一个非常实在的人,很有亲和力,也是我们的‘鸡汤哥’,很有人格魅力,总能教会我们很多东西。一年里从他身上学到很多,非常感谢他。”林文强一直强调自己做的事情其实并不多,但是都出自他的真心。作为经济学院的学生,他的课程也十分繁重,但是他却从未因此而放弃过对于西梦,对于支教的执着追求。以他所带的固原支教队为例,队伍每两周会定期举行队伍例会。例会在介绍队伍历史和支教地情况的同时,以传递支教和公益的理念为主,旨在培养队员的公益心,做一个纯粹的支教人。

林文强总说,当地的人让他觉得很感动。家长们很淳朴,知道我们有纪律,不会收他们的东西,就有家长悄悄把一袋玉米放在厨房,林文强笑道,这些生活的点点滴滴,也只有当真的处在那里时才觉得这份感动如此简单,却又如此难忘。孩子们更是热情地叫他文强哥哥,有次他因为私事而有些不高兴,小朋友们就等他午睡后在宿舍门口等着他,拉他一起玩游戏。林文强告诉记者,他觉得在那里呆过之后,自己更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和感动。

“西梦就是一个家的感觉,希望加入西梦的人,无论最后是否能够去到实地,但是如果能一年两年坚持下来,一定会收到一份非常重的感情。希望走进西梦的都是能傻傻地坚持着支教这件事而不去计较太多的人。”林文强这样说起他对今后进入西梦的新人们的期待,而他自己,也将继续留在西梦,坚守属于他的西部梦想。他笑称自己是三代人,从最初的队员到队长,再到现在的大三“老人”,心中的支教梦从没因为时间而改变,也希望更多人能够参与到这个项目中,帮助更多的人。

(厦大青年宣传中心 吴玉琦)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