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社会实践我们在路上】厦门大学“中国红·井冈山”暑期实践团队圆满完成井冈山学习调研
发布时间:2014年08月21日 来源:

8月18日下午2:30,团中央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举行了2014年“井冈情·中国梦”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季第五期培训班结业仪式暨课题成果汇报会。我校暑期重点实践团队“中国红·井冈山”实践队取得优异成绩。

本期暑期实践季有复旦大学、江苏大学等来自全国各地的21所高校参加,我校实践队员在带队老师校团委副书记、翔安校区团工委书记洪海松,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吕志奎的指导下,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在晨训上课、军容、光盘行动、内务、宣传报道五方面综合评比表现突出,以一分未扣的优异成绩荣获“优秀团队”称号,吕志奎老师荣获“优秀带队教师”称号,张鸿、陈晓峰同学荣获“优秀学员”称号,全体学员顺利结业;所承担的课题顺利结题并按时上交课题成果,会上由队长张鸿做结题汇报,团中央井冈山教育基地将于10月初评选出优秀课题成果。新华网报道了我校实践团队在井冈山的实践情况,东南网、中国台湾网及视友网等多家媒体相继进行了转载报道。

“井冈情·中国梦”暑期实践季专项活动,是由团中央学校部,井冈山青少年基地联合主办的大型主题活动,旨在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培训实践中学习党史、了解国情、坚定信念、增长才干。本次革命传统教育活动不同于以往单一的参观学习,各高校代表团队皆身负课题重任,在参访学习之余,需要根据各自的课题在当地开展实践调研活动。我校“中国红·井冈山”实践队从“红色文化”入手,结合当下发展迅速的新媒体技术,以“井冈山红色文化微服务探索研究”的调研主题,以期实现创新革命老区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做好红色旅游服务的目的,为井冈山的红色文化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活动的前三天由基地统一安排理论学习、红色教育、素质拓展等系列特色课程。在理论学习课上,通过聆听特邀教授专家李炳华、胡玉春的专题讲座,同学们深入领会学习了井冈山精神和毛泽东思想方法与大学生暑期实践调研等;在情景体验课“红军的一天”中,同学们肩负红军包,重走朱毛挑粮小道,自做红军餐,重温当年的艰苦岁月,缅怀过去,坚定理想信念;让大家感怀颇多的一堂课是“我与红军后代面对面”互动教学活动,基地邀请王佐、袁文才、曾志等革命烈士的后代亲自讲述祖辈的革命故事,不少同学感动落泪,对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在红色教育方面,基地采用现场教学,在北山烈士陵园举行了献花祭奠活动,参观了大井毛泽东同志旧居和领袖峰等景点,学习毛泽东同志坚持学习、勇于探索,以及革命先烈们为革命英勇献身、坚定信仰的精神。此外,我校实践队还与来自江苏大学、华侨大学等的实践团队进行了友好交流。

接下来的四天实践队又投入紧张的实践活动中,依托井冈山丰富的红色文化历史资源,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开展调研。同学们充分发挥团队优势,利用专业特点,分工明确、相互协作,连日来分别与井冈山革命博物馆肖邮华馆长、井冈山管理局熊彤副局长、井冈山旅游管理处罗嗣尧等部门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与坝上村村民进行交流并发放了近400份调查问卷,最终选取井冈山市茨坪毛泽东旧居作为实例。课题尝试在微信平台上为景区设计系列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微网络、微通道、微故事、微课堂、微游戏和微投诉六大部分,将现代服务理念和服务品质通过微传播手段,创造微环境,形成微效应。队员表示“虽然在蜿蜒山路上跑一天很辛苦,腿都快跑断了,但是通过实地调研,我们真正了解到井冈山各景区的发展概况,感受到了井冈山的精神在新时代的新风貌,我们累得开心累得值得!”

“黑夜举星火,井岗是摇篮。不知多少烈士,碧血染青山。”以实事求是,勇闯新路为核心的井冈山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贡献。依托革命摇篮井冈山的红色资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色实践课程,引领同学们重温那段鲜血铸就的岁月,在历史中感知过去、在历史中借鉴当今、在历史中追寻梦想。正如基地带班老师陈慧亮老师所说:“愿所有学员能真正领悟优秀的革命传统和井冈山精神,点亮青春之火,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成燎原之势,奋勇向前。”牢记井冈山精神,让信仰照亮人生。

(实践队)

视频链接:tv.xmu.edu.cn/show-8-825.html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