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在厦门大学召开了“简繁汉字智能转换系统”项目成果鉴定会。该项目是教育部国家语委设立的专项,由厦门大学牵头、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北京师范大学等3个单位共同完成,我校史晓东教授担任项目负责人。
鉴定委员会由国家语委原副主任傅永和、语文出版社原社长李行健、中科院软件所研究员曹右琦、清华大学教授孙茂松、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宗成庆、社科院语言所研究员董琨、国台办交流局李淑芬等7位专家组成。语信司副司长田立新、语信司标准处处长王奇、厦门大学副校长詹心丽、社科处处长陈武元、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李军、智能科学系主任李绍滋等出席了项目鉴定会。
鉴定会由陈武元处长主持,詹心丽副校长在致辞中对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就厦门大学在两岸交流、语言文字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情况进行了介绍。
我校史晓东教授、语用所吕同舟副所长及北京师范大学王立军教授先后汇报了项目组在软件开发和相关资源建设等方面开展的研究工作,并对项目组在基于大规模语料库的简繁汉字统计转换方法、具有字、普通词语、专业术语、标点符号等多层次转换的智能转换软件、大规模繁体汉语语料库构建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
专家组认真听取了项目组的研究报告,审阅了相关技术资料,现场考察了简繁汉字智能转换系统,并进行了质询和讨论。专家组充分肯定了项目组的各项研究成果,并一致认为“简繁汉字智能转换系统”的研究方法科学,技术路线先进,简繁汉字转换准确率比国内外同类系统有较大提高,且系统功能丰富、并发实时处理能力强,可满足实际应用中的不同转换需求,研究成果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专家组一致同意通过“简繁汉字智能转换系统”项目的成果鉴定。
田立新副司长代表语信司对本项目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本项目不仅仅是一个科研项目,也不仅仅是一个专项任务,它的意义重大,是一项国家工程,对于促进两岸和平稳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项目组不仅按时圆满完成任务书提出的各项任务,而且取得了超越预期的丰硕成果;希望项目组在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中充分整合两岸资源及相关研究成果来进一步完善系统,并通过与台湾业界同行的交流合作,更好地推动这一成果在海峡两岸的推广和使用,积极服务于两岸民众的经贸文化交流。
(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