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雨后的早晨,我们到白城楼探访尤宣来教授。初见尤教授,满头鹤发,依旧意气风发,睿智而沉稳。他原先是物理与机电学院的教授,退休二十多载,今年已年过耄耋。
在交谈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尤教授许多丰富的阅历。
持于科研,见于硕果

尤老师申请的发明专利多达二十余项
迄今为止,尤宣来教授已申请到实用新型专利达二十余项,这些专利产品包括电液晶交流电压和电流双显表、导线直测交流电流表、可调恒温衣服、可调恒温电热蚊帐等电力相关产品。
尤教授为我们展示、介绍了电液晶交流电压和电流双显表及可调恒温电热蚊帐。
电液晶交流电压和电流双显表由3 1/2数字电压表、电流表组成,采用帮定、贴片制成,体积小、轻便且便宜,可应用于插座、保安、电度等。尤教授说:“这个双显表非常实用:在教学方面,可以使用它来简化学生的电力试验——双显表能够在第一时间内读出电压、电流并且实时变动;对于老百姓来讲也是有很大用处的,现在国家都在推广环保低能耗电器,利用双显表能够很直观地检验所用电器是否真的环保低能耗,平时使用电器的时候,老百姓也能很清楚地知道目前使用的电器是否已经超负荷,能不能再添加其他电器的使用。”除此之外,尤宣来教授指出,由于双显表体积小,所需材料少并且性能好,打破了以往磁转电测量交流电流的方式,改成导线直测。如果能够将其投入大批量生产,替代原本的电流电压表,可以节省大量的制造资源,最显著可观的是每年可以省下百万至千万吨的铜。
目前电液晶交流电压和电流双显表并未上市,仅在2008年省老科协的资助下于2012年进行小批量生产。尤教授希望有企业能够将这个双显表投入大批量生产,令其上市,使其广泛运用于实验中、生活中,以实现双显表所应有的价值。

尤老师在介绍他的神奇发明“可调恒温电热蚊帐”
尤教授的另一个神奇发明——可调恒温电热蚊帐,之所以命名为电热蚊帐,就在于它夏日防蚊,冬日供暖。这是尤教授为自己设计的一项发明:二三十年前的他由于体弱,平常最怕冷,气温稍有变化,就喷嚏连连,感冒接踵而来。为解决这个问题他发明了可调恒温电热蚊帐,为自己提供一个舒适、安全的睡眠环境,从那以后他再也没有感冒过,肩轴和颈椎也一直正常自如。
可调恒温电热蚊帐由支架、蚊帐、探头、恒温自控仪四部分组成。其中蚊帐由可脱离外套、膨化棉及电发热丝组成;探头指代的是三个探测器,可分别探测三个地方的温度,并将三个地方的温度的数值汇总于恒温自控仪进行恒温控制;恒温自控仪是可调恒温电热蚊帐的主要、关键部分,用于设定蚊帐里所需要的温度,然后与探头所测得的温度进行对比调温,以达到恒温目的,漏电、过流的保护,也由恒温自控仪来完成。
在节能方面,相比暖气制暖,可调恒温电热蚊帐的优势很明显。由于空间大小的因素,相同温差情况下,普通暖气制暖的能耗是电热蚊帐的十几倍,并且达到的恒温效果不如电热蚊帐。在温度控制方面,可调恒温电热蚊帐恒温自控,一般温度波动不超过±0.5℃,可调控范围为10--40℃之间的任意温高。在安全方面,该装置设置了安全温度、安全电流及安全过流量三道安全屏障以保障电热蚊帐的使用安全。
多历年所 撞府冲州
尤教授的工作经历十分丰富。1960年转业到大庆石油部,随即纠正了当时正在设计的测井电网模型,并且带领大家重新起草新的设计图。他们最终完成了测井电网模型并投入使用,并凭此获得了中国石油部技术革新一等奖。
此后尤教授来到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担任所长助理,当时的研究所所长正是卢嘉锡先生。尤宣来教授到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不到一个月,便为研究所修理好了从德国进口、价值45万美元的顺磁波谱仪。“顺磁波谱仪的说明书是全英文的,当时我不了解这个仪器,花了两个星期整整的时间才把说明书看完,很厚的一本。读完后找出问题,一天之内就修好了。”
1984年,尤教授来到厦大测试中心任职,维修大型精密贵重仪器。任职期间,我校的贵重仪器都得到了很好的保养与维修。尤教授维修贵重仪器的技术高超,许多高校都曾邀请过他帮忙维修仪器。1990年,尤教授得到了厦门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及福建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992年,尤教授退休,并于2000年受邀,返聘为厦门大学微机电研究中心教授。
2005年后尤教授因身体原因正式退休,并开始了他在家中的科研生涯。
一丝不苟 持之以恒
“你看这个书柜里面,这一整排,全都是他记笔记的本子。里面密密麻麻的唷,满满都是字,他每天睡觉前都得把事情记在本子上,这是他一直以来的习惯。这不,前天才又新买了一本。”尤教授的夫人打开书柜,拿出一本本笔记本介绍道。
他的夫人告诉我们,尤教授平时的饮食十分清淡,从不抽烟喝酒,并且十分注重锻炼。“他每天清晨都会在校园里散步,都满头白发了还天天打篮球。身体一直挺好,头脑也都很清醒,天天都在做研究。经常有人说他一点不像八十几岁的人。”
尤教授的工作台旁边放着一台电脑,尤教授展示了他利用电脑绘制的一张张复杂的电路图。他熟练地操作着电脑说道:“有电脑作为工具,便捷很多,也比较直观。”
在尤教授的身上,我们看到了科研者的谨慎、沉着与笃定。他将他生活的大部分贡献给了科研工作,也在平淡的科研生活中获得了持久的幸福、安稳与令人艳羡的荣誉。但要问他现在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应该就是他这几十年来创造的专利能够投入生产, “嫁”个好人家,让他的发明创造真正为国家,为更多的群众带来便利。
(校报学生记者 陈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