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下午,学校在嘉庚主楼215会议室隆重召开2014年大中学生夏令营工作会议。副校长詹心丽,夏令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以及各学院、研究院分管研究生教育的副院长和党委副书记共六十多人出席了会议。

会上,学校授予化学化工学院暨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厦门)、经济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管理学院、药学院、数学科学学院“厦门大学2013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授予物理机电学院天文系和医学院中医系“厦门大学2013年优秀中学生夏令营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称号,并给予每个获奖单位3000元的奖金鼓励。

招生办主任吴国瑛在总结2013年夏令营工作的基础上对2014年夏令营工作进行部署。2013年夏令营活动有4100余名大学生向我校提出入营申请,经过筛选,共910名来自985、211等重点高校的大学生来到我校参加暑期夏令营活动,我校最终从中录取了125名具备推免生资格的大学生作为硕士研究生,占我校全部校外推免生人数的32.89%,其中办营学院夏令营校外推免生总数较去年增长48%,大幅度提升了我校硕士研究生推免生的生源质量。2014年夏令营将进一步扩大规模,组织全校性的开营仪式。
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陶涛代表夏令营领导小组成员发表讲话,表示将把各学院的夏令营工作纳入研究生培养工作绩效考核当中,为学院举办夏令营提供积极支持。
颁奖仪式结束后,物理与机电学院天文系、生命科学学院、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等四个学院的负责人分别就往年的夏令营工作与在场的各位分享了办营经验和心得体会。各学院就夏令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进行了深入交流。
詹心丽代表学校对获奖学院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学院的辛勤工作和夏令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她说,学校高度重视夏令营工作,自2013年起即被列为我校一项重点工作。夏令营活动充分彰显我校的办学水平与实力,全面宣传了我校悠久历史、办学理念、名师风采、学科优势与教学特色、各学科就业前景、住宿与餐饮服务、校园风光与文化,有利于提高我校生源质量,势必将再次扩大厦大知名度,是一项多赢的工作。
詹心丽提出三点希望和两点建议。一是希望各学院高度重视夏令营工作,强化生源危机意识和紧迫感,全部加入举办夏令营的队伍当中并坚持举办夏令营。二是希望各学院继续加大活动宣传力度,从院、校双重层面下功夫,采取多样化的宣传形式,吸引更多优秀营员。三是希望各学院在夏令营选拔工作当中确保公平公正,做到规范录取。她建议各学院创新办营形式,采取大学生夏令营与中学生夏令营合办、不同学科夏令营合办、夏令营与“暑期学校”活动合办等方式丰富活动内容,解决经费问题。同时注重转变功利性办营心态,进一步扩大办营规模,积极选拔吸纳优秀营员,大力宣传,精心组织,树立厦大新品牌。
(招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