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厦门大学党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重要批示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教育部党组、福建省委要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双一流”建设,全力做好学生返校复学工作,学校各级党组织精心组织实施,广大党员走在前列,苦练“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大学”基本功,努力写好疫情“大考”下的厦大答卷。
确保安全有序:校院两级党组织周密部署、精心组织
根据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形势,4月28日,校党委及时调整工作部署,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转为学生分批错峰返校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启动学生错峰返校工作。校党委制定了包括返校安排、境外师生返校要求、返校人员健康排查、安全大排查、校园管控、应急处置预案、应急演练在内的一系列方案,部署从5月7日起,由基层党委组织毕业年级学生,分6天完成返校。全校41个基层党委(党总支)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制定工作方案,深入开展安全大排查和应急演练。外文学院党委制作防疫指南,将二维码“小贴士”张贴在每张课桌、每间宿舍,温馨提示防疫要求。艺术学院党委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工作方案,做好安全检查,开展琴房等场所消杀。材料学院党委召开全院教工大会布置毕业生开学各项准备工作,细心筹备“爱心大礼包”,营造毕业生返校温馨氛围。航空航天学院党委制定学生返校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严格规定返校前中后实验室、宿舍防控办法,确保工作全覆盖。环境与生态学院党委组织开展实验室突发疫情演练,模拟学生在实验室发热情景,实操演练处置流程和应对措施。
开展志愿服务:党员校领导带头,师生党员主动靠前
连日来,一群群厦大“红马甲”穿梭在厦门火车站、机场航站、校园,构成了一面面流动的红旗,由机关、基层师生党员组成的志愿服务先锋队就忙碌其中。5月5日,为响应校党委关于学生返校复学工作安排,机关党委面向机关党员发出招募返校接站工作志愿者的通知,广大党员闻令而动、听令而行,4个小时内,机关133名党员主动请缨。校级党员领导率先垂范,以普通党员身份带头参加所在学校办公党支部的“固定党日+”活动,投身学生返校复学志愿服务并深入校内外学生迎接站点指导工作。6天时间里,机关党员分成6组,在4个接站点,从上午7点到凌晨12点,每天20余名志愿者“两班倒”不间断服务,当好“守门员”“讲解员”“搬运工”“护航员”,为畅通学生出站、乘车、进校提供全链条服务。来自全校31个学院的227名教师和学生党员志愿者也奋战在厦门火车站、汽车站、机场、校内迎接点,认真做好学生体温检测、健康码核验、乘车引导、行李消毒等工作。“看到最后一名同学安全落地,一天的疲惫就立马消散了。”厦大“扬才计划”学生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学员洪钧在结束机场志愿服务后开心地说。
强化全员育人:百名机关党员干部报名下沉学生社区
为进一步发挥“一站式”学生社区的育人阵地作用,加强机关干部与学生的联系,构建学校“三全育人”新格局,5月12日,校党委组织部、机关党委、学生工作部联合发出通知,从机关选聘一批党员干部担任“一站式”学生社区兼职辅导员。在一年聘期内,兼职辅导员要落实建立1份工作台账、每月至少召开1次工作组例会、每月至少走访1次学生宿舍、每年提交1份工作报告等“四个一”工作要求,牵头与公寓办辅导员、学院住楼辅导员、后勤集团物业管理员、学生骨干等组建楼栋工作组,建立协同工作机制,深入学生社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防控“疫情综合征”,服务学生成长成才,做好防疫抗疫工作。为推进“一站式”学生社区兼职辅导员队伍建设,5月11日下午,校党委书记张彦专程来到翔安校区调研,在学生社区与从武汉返校的毕业生代表面对面交流,并送上厦大出版社新书《疫情防控的历史回望与现实思考》,勉励同学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的嘱托和期望,严格要求自己,早日健康成才。5月22日,学校举行“一站式”学生社区兼职辅导员聘任仪式,9名处级党员领导干部、104名科级及以下党员干部担任“一站式”学生社区兼职辅导员,近日将入驻学生社区开展工作,实现全校学生社区134栋宿舍楼工作全覆盖。
目前,厦门大学已有6684名学生平安到达学校,经身份核查无误且通过体温检测,凭门禁卡入住学生公寓。同时,每名学生还收到一份由学院精心准备的“爱心大礼包”,其中包括一支温度计、六个口罩和防疫指南等。学校和学院提供的这波暖心、贴心“操作”让管理学院2020届返校毕业生直呼:“这次返校感觉简直像第一次到厦大入学报到一样”。
(校党委党的建设工作办公室、机关党委)
责任编辑: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