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民进党两岸政策调整、回顾与前瞻”学术研讨会在厦门大学举行。此次研讨会由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主办、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承办。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中国文化发展促进会秘书长郑剑、国台办研究局副局长张黎宏、全国台湾研究会副秘书长杨幽燕、上海台湾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倪永杰、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政治研究室副主任冷波、台湾新兴民族文教基金会董事长许信良、东吴大学人文学院院长谢政谕教授、政治大学国关中心欧美所所长汤绍成教授、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刘国深教授以及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资深教授陈孔立等数十位两岸学者就“民进党两岸政策的调整、回顾与前瞻”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的讨论。
从2013年7月以来,民进党“华山会议”迄今已举办8场,民进党两岸政策是否会做出调整、如何调整,是此次与会学者关注的焦点。为了对相关问题进行细致的探讨,此次研讨会共分四个议题进行,包括民进党“华山会议”基本评估、民进党大陆政策的问题焦点、民进党发展环境变迁趋势以及民进党两岸角色的未来愿景。
在12月1日的演讲、讨论与交流中,多数与会学者认为,目前来看,虽然民进党两岸政策有形式上的努力,但并未做出实质调整,“台独”的基本立场没有任何改变。“民进党的华山会议三个不变,一是台独的立场没有任何变化,二是阻扰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不变,三是对立对抗大陆的立场不变。”全国台联副会长杨毅周如是说。对此,台湾专栏作家陈淞山从民进党内政治权力牵扯等角度出发,认为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无法大步调整。上海台湾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倪永杰同样表示,民进党的“华山会议”只做表面文章,没有实质调整,民进党会继续沉沦下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林劲教授则希望民进党对两岸关系的性质有正确的认知,“尊重历史、立足现实”,才能对其两岸政策做出合理的调整。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资深教授陈孔立先生在论及民进党两岸角色的未来愿景时深刻地指出,“民进党要用实际行动向民众证明它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负责任的参与者”,希望民进党能够担任正面的角色,发挥积极的作用。中国文化发展促进会秘书长郑剑也希望民进党能够站在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立场上与大陆建立一种新型的友善、合作关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刘国深教授则希望民进党能够成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正能量”,并提出对民进党的五大期许:“一、不再成为麻烦制造者;二、民进党要证明自己是一个多元、民主、开放的政党;三,民进党要努力证明自己有能力处理好两岸关系;四、民进党要努力证明自己的政策主张对大陆是无害的;五、民进党要努力证明能给台湾带来政治稳定。”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刘国深院长在总结时表示,与会学者对民进党“华山会议”形式上肯定,但对民进党两岸政策未做实质调整感到失望。虽然“华山会议”也提出一些建设性的观点,如“要作两岸和平发展的积极参与者”、“要让台湾民众对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有信心”等,但目前为止,“华山会议”并没有触及民进党两岸政策的核心,甚至还停留在民进党内部权力攻防上。因此,这种排斥“九二共识”、“一个中国”框架的所谓“两岸政策调整”表面功夫,改变不了大陆方面对民进党的观感和政策。大家真切希望民进党能够放弃过时的敌对思维,在“一个中国”框架内与大陆进行善意的互动,彼此欣赏、珍惜对方,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积极、正面的角色。
(台研院 沈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