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中国梦 青春走基层】管院学子调研“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28日 来源:

7月21日-28日,在校友总会、校团委和管理学院共同指导下,在南京市委组织部的大力支持下,由管理学院辅导员刘群鑫老师带领的校级暑期社会实践重点团队,赴南京开展以“大学生村官的职业发展研究暨厦门大学村官校友‘群体肖像’刻画”为主题的暑期社会调研。本支暑期社会实践队成员全部来自管理学院,包括8名硕士研究生和1名博士研究生。

一封来信:“请母校放心,我们一切都好!”

“请母校放心,我们在南京一切都好。一切有关厦门大学的那些让我们魂牵梦绕的记忆,使我们在南京拧成了一股绳!”2013年3月,27名在南京担任大学生村官的校友写信向母校汇报了一年以来在平凡工作岗位所取得的可喜成绩。校党委书记杨振斌、校长朱崇实、党委副书记林东伟、副校长詹心丽、组织部部长白锡能等第一时间做出批示,希望学校能大力宣传南强学子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先进事迹。“自强不息,南强学子扎基层;止于至善,凤凰花开金陵城”,27名学子也殷切希望母校能去南京看望他们,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他们的成长足迹。

两场座谈:“请把杨书记的回信再读一遍吧”

“没想到母校那么重视我们,真心期盼杨书记能来看看我们,我们一定不辜负母校的栽培,展现厦大人的风采”,已经入选社区“两委委员”的江秀莲动容地说到。9名厦大村官校友们见到实践队员,如亲人相见一般畅所欲言,六合区政府会议室里溢出浓浓的校友情。座谈会中,六合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周军强寄语实践队员要集思广益、理论联系实际,找出村官工作的新思路。

23日上午,18名厦门大学村官校友与实践队员一道齐聚雨花台区座谈。区委组织部电教室主任王晓强介绍了雨花台区在大学生村官培养与发展的优秀做法,村官校友们争先恐后地讲述了一年以来在南京市委组织部、各区委组织部关怀下,扎根基层、奉献青春、茁壮成长的感人故事。“请把杨书记的回信再读一遍吧!” 来自雨花台区的林凯生噙着眼泪说道。“母校领导的关怀让我们倍感鼓舞,我们一定发扬厦大青年‘感恩、责任、奉献’的精神!”已然成为在宁村官们的共识。

三地考察:“厦大村官办事靠谱、耐得住寂寞”

本次社会实践中,队员们深入基层与社区考察了大学生村官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基层开创新天地的典型事迹。当地的村民告诉我们“你们厦大学生就是不一般,在这里我们每一个人都认识,我们这里比不了你们大城市的繁华,但他们却能耐得住寂寞、脑筋灵活、办事靠谱,甚至还尝试着创业”。在“南京市农民创业重点村”的六合区滨江村,实践队员们向村两委班子领导取经村官创业的成功经验,学习如何运用优势产业和专业合作社组织,实现村官的基层创业梦。

在雨花台区永安社区,队员们深入了解了村官校友马喜冲发起兴建“农家书屋”、“残疾人之家”的详细过程。作为该社区高票当选的“村两委委员”,马喜冲的工作细致入微、贴近生活、深得村民信任。而在另一位村官校友林凯生所在的西善桥街道福润社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朱向东特意取消了既定的会议安排,与实践队员面对面坦诚交流。他充分肯定了林凯生在社区认真务实、积极创新的工作表现,“厦大学生非常务实,敢于创新,在基层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希望厦大多输送一些像林凯生一样的学生,来多少,我们街道就要多少”。

四人专访:“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为进一步深入地了解大学生村官校友在宁工作与生活的全貌,实践队特意选取了林凯生、江秀莲、马喜冲、俞翔宇等4名杰出代表进入深入、详细地访谈。访谈过程中,4名村官校友代表从各个方面讲诉了担任村官一年以来的成长与改变。在坦诚交流中,他们分享了各自的心路历程。“每一个的路都有不同,有时候我们可能太过于专注于别人的繁华,而忽视了自己的精彩,不管如何选择,人生的路只有一条,选择了就要有样地走下去”,“基层太需要我们这样的人,虽然我们的力量有限,但总有一天,志同道合者越来越多,我们的梦总会实现”。

在谈到职业发展之时,林凯生坦言,“基层确实不容易、非常辛苦、情况复杂,有些人适合,有些人未必适合,很幸运的是我们都已经完成了角色转变,找到了优势和方向,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俞翔宇认为,“大学生村官这个职业本身就具有特殊性,初离象牙塔来到基层肯定有心理落差,但绝不是抱怨的理由,正是基层缺乏人才,我们才有了用武之地,用心做总会有所回报”,而他正是凭借这样的信念一步一个脚印,当选了江宁区大学生村官联谊会的副会长。

短短的几天,实践队员被大学生村官校友“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优良品质所感动,他们正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精神,将青春奉献在基层,将激情燃烧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岁月里。

(管理学院“厦之启梦”社会实践队 郭奇 刘群鑫)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