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厦大的老牌院系,人文学院非常重视同学们的学术培养,要求同学们在读破万卷书的同时,更鼓励同学们大胆走向田野关注社会现实、了解国计民生。历年来,学院充分发动、精心组织团队深入各类企业、博物馆、学校等单位进行调研,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年人文学院组织二、三年级本科生拔尖班及部分优秀硕博生等25人跟随人类学与民族学系教授彭兆荣、历史系靳小龙老师到云南进行游学和田野调查。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有着彩云之乡的美誉。在历史上,这里曾经有过盛极一时的南诏、大理,也诞生了云南陆军讲武堂、见证了抗战期间西南联大所展现的华夏气节……
7月10日早晨同学们经过40小时的火车颠簸抵到昆明,稍事休息后,便拿起笔记本前往云南陆军讲武堂参观学习。云南陆军讲武堂是对中国近现代史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早期著名军事院校之一,这里走出过开国元勋朱德、叶剑英,朝鲜崔庸健委员长、韩国总理李范奭等一大批杰出军事将领,为辛亥革命、护国战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抗美援朝战争输送了大批军事人才,馆内陈设的珍贵文物无一不见证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程。
同日,同学们前往西南联大旧址参观。西南联大是抗战期间由清华、北大、南开三所高校联合组建而成。当年遗留下来的校舍极为简陋,砖墙铁皮屋顶,宿舍也显得异常拥挤。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中国的知识份子仍然致力于学术,取得了令后世赞叹的成就,对生活优裕的厦大学生来讲,这里的所见所闻是心灵鸡汤式的:抛弃烦躁,用心致力于学。
云南是少数民族的博物馆,在这里世居的至少有25个少数民族。由于气候和地理的多元性,同一少数民族内部呈现出不同风格的诸多分支。对于人类学或者民族学研究者来说,云南是做研究的理想地之一,这也是此次厦大师生远行云南的主要原因。
为了对云南少数民族有完整的了解,到达昆明的第一天同学们参观了云南大学人类学博物馆。该馆馆藏丰富,尤其在少数民族物品的收集上花费了巨大心血。在这里,同学们看到了不同民族、不同风格、不同用途的各类面具及服饰。
11日,经过9小时长途跋涉,大家到达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首府景洪,路况颠簸,天气炎热,劳顿异常。尽管如此辛苦,同学们还是很兴奋,因为很快就可以近距离接触傣族。同学们通过参观傣族百姓的住宅,在当地人家里就餐,访谈等各种形式了解他们的生活习俗。经过三天和当地零距离接触,同学们发现,傣族的文化传承和生活方式所发生的微妙变化,令人警觉和深思。不论同学们白天有多多么辛苦,每晚的必须的讨论成了队员间的不成文的约定,即使白天再苦再累,晚上的讨论也会照例举行,因为大家知道总结与思想碰撞的重要性。
游学的最后一天,同学们还倾听了云南民族大学的路芳教授、郑向春副教授给大家带来的精彩讲座。
(人文学院 査品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