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7日,厦门大学建南大会堂迎来了第五届两岸电影展的台湾电影展中的四部台湾电影,分别是6日展映的《黛比的幸福生活》、《亲爱的奶奶》和7日展映的《金孙》、《野莲香》,为全校师生带来一场视听的盛宴,让大家有机会了解到近两年台湾电影的新发展。
本次展映活动的重头戏是于7日晚影片《金孙》放映结束后,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中国电影基金会会长、著名导演李前宽率领的大陆电影代表团,台湾电影事业发展基金会董事长、著名导演朱延平率领的台湾电影代表团一行30余人莅临建南大会堂,登台与观众交流。人文学院副院长李晓红教授在欢迎辞中特别提及本次的展映地点建南大礼堂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地方。“因为它的斜对面就是小金门,1951年建成时就面临两岸隔绝的状态,这种状态到80年代才打破。此后,建南大礼堂就成为见证两岸文化交流最直接的场所。”因此建南大礼堂见证了两岸的悲欢离合。朱延平导演在致辞中表示厦门让他感到非常亲切,他认为闽南地区缺少闽南语电影,而台湾60%的电影都是闽南语电影,今后要多多地把台湾的优秀影片带到福建来。李前宽导演则是“酒后吐真言”,希望追求高水平研究型的厦大多研究研究中国电影在面临好莱坞的挑战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并透露明年的两岸电影节将会同两岸四地的电影人在厦门推出更优秀的影片、展开更深入的探讨。互动环节共有多位观众发表感想和提问,有观众表达了对《金孙》电影的喜爱之情,认为《金孙》所表现出来的包容的胸襟、朴实的情感令人感动。周旭薇导演表示自己在电影中放入了关于台湾历史的东西,以此表现台湾社会中的移民文化。
2013年两岸电影展的厦大专场由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承办。此次两岸电影展的厦大专场中,观众反响热烈,尽管在毕业生已经离校的小学期,每天仍有500人以上的观影人次。两岸电影展是由台湾著名导演李行推动,今年迈入第五届,本届影展分别在厦门和漳州两地举行。大陆举办的台湾电影展举办之前,台湾举办的大陆影展已于6月在台北举办,展映大陆影片《北京遇上西雅图》、《厨子戏子痞子》、《哺乳期的女人》、《狗十三》、《童年的稻田》《记忆望着我》、《搜索》等。本次台湾影展共带来6部影片《阵头》、《候鸟来的季节》、《野莲香》、《黛比的幸福生活》、《亲爱的奶奶》和《金孙》。
此次厦大专场的4部影片中大多突出了台湾今日社会的移民文化,《黛比的幸福生活》以一个由印尼母子、台湾爸爸组成的家庭来表现台湾的移民文化;《亲爱的奶奶》以倒叙的手法诉说了一个奶奶的故事,并以此展现了一个家庭祖孙三代的朴素、真实的感情。《金孙》将台湾的主体问题、移民文化放入一个普通的台湾农民家庭和越南新娘的故事中,融合亲情元素、传统观念,风格深刻隽永。《野莲香》则是侧重通过夫妻关系来表现越南新娘在台湾生活的状态。
(岳岸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