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我校人文学院曾良教授应邀赴贵州师范大学为该校师生作了题为“略谈俗字的利用价值”的学术讲座,此次讲座系“山海风流”学术文化系列讲座之一。副校长蔡永生致欢迎辞,并为曾良教授颁发了客座教授聘书。讲座由贵师大文学院副院长史光辉主持,200余名师生聆听了讲座。
曾良教授从明代《西游记》的简本引入报告主题,并从俗字的字体形状、俗字的概念、为什么研究俗字及研究俗字的重要性四个方面展开。他说,所谓俗字就是社会上流行的不规范的异体字,是相对于正字而言的;除此之外,错别字如果在社会上流行起来,也会变成俗字。在谈到为什么要研究俗字时,曾教授提出,文字有正、俗,俗字是伴随着正字产生的,在一定条件下,正、俗字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在分析研究俗字的重要性时,曾良强调俗字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俗字的规律对于研究俗字有很重要的作用;研究俗字不仅有利于文本的释读和分析古籍讹误的原因,更能使人类正确了解历史。曾教授最后强调,大学生在学习中如果不去思考对错,只是死记硬背,这样的学问是不会有任何进展的。
在讲座中,曾良教授列举很多鲜活的例子来进行解读,使整个讲座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史光辉在总结发言中对曾教授的讲座给予高度评价,“曾良教授专攻训诂校勘之学,在研究中秉承刻苦专研、实事求是的原则,是现代学界最为优秀的学者之一。”史光辉对在场学生提出希望和要求,希望大家做学术要有自己的理解和创造,要从细节入手,做到像曾良教授那样,字字有来历,条条有证据。
(社科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