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以来,第一批返校学生已经陆续到达。各学院严格贯彻学校决策部署,按照“防控第一、确保安全、有序推进”的工作原则,做足准备,各个站点校内外对接,迎接学生回“家”。
党员带头以行动践行初心使命
党支部是坚强的堡垒,党员是闪耀的明灯。为做好学生错峰返校和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各项工作,广大党员响应号召,亮出身份,让党旗在校园防疫复学第一线高高飘扬。
化学化工学院16个在职教工党支部、160多名在职教工党员,身体力行、勇当先锋,成为学院防疫前沿“尖兵”, 带头奋战。学院在三个校区(思明校区、翔安校区、漳州校区)所辖楼栋出入口设置八处体温检测点,组织党支部分片包干、分区负责。教师党员佩戴党员徽章,严格根据工作内容和职责,一丝不苟地做好进出人员体温检测、来访人员身份和健康情况鉴定、实验楼禁带食物检查等工作。

材料学院积极动员教师参与毕业生返校的志愿服务工作。学院办公室党支部率先带头,参与到机场、火车站等接站点,给返校学生带去第一时间的问候。提前返校开展科研的博士生党员也积极担任志愿者参加学院毕业生返校的各项工作,在群贤校门、勤业餐厅和海韵学生公寓等地守候迎接。

多重保障为学生返校保驾护航
各学院第一时间成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手册,内含学生分批返校、教学科研、应急体系等板块,健全体系、完善制度保障。
航空航天学院制定学生返校工作方案及应急预案,严格规定返校前中后实验室、宿舍防控办法,确保工作全覆盖。医学院充分利用专业特长,提前将防疫宣传海报、横幅等张贴在学生宿舍园区,加强疫情科普宣传,发布微信推文、相关政策解读学习文章等,并在楼栋加强防疫知识宣传,强化师生防疫抗疫意识,营造主动防疫、积极抗疫的氛围。

此外,各附属医院也制定应急方案及师生在附属医院出现发热等症状应急处置流程图,形成快速反应机制。随着返校复学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学校将继续加强与各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的联防联控,构筑校园安全屏障,确保学生返校和疫情防控工作“双战双赢”。
暖心举措让学生回“家”也安心
全校41个基层学院强化主体责任落实,深入开展安全大排查和应急演练,精心筹备,展开了一场个性化暖心措施大比拼。
外文学院制作防疫指南,将二维码“小贴士”张贴在每张课桌、每间宿舍,温馨提示防疫要求。艺术学院召开专题会议,制定工作方案,做好安全检查,开展琴房等场所消杀。环境与生态学院组织开展实验室突发疫情演练,模拟学生在实验室发热情景,实操演练处置流程和应对措施。
“幸福的厦大学子!”“珍惜所剩不多的厦园时光”在各学院的关怀下,学生们感受到再次被“迎新”的温馨与惊喜。
思明校区芙蓉和海韵宿舍楼下,公共事务学院准备了写着“‘公’候君来,万‘事’如意”的横幅,和码得整整齐齐的“健康大礼包”,让久违校园的学生们倍感亲切。新闻传播学院的迎新站点均竖起了醒目的立牌,精心制作的防疫礼包中物资丰富,口罩、福袋、专门为新传人定制的水杯,应有尽有。人文学院的健康包中还附有一张印着卡通图案的纪念明信片,信上写着:“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给学生加油鼓劲。


责任编辑: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