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国家天文台武向平院士做客南强学术讲座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1日 来源:

5月16日晚,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武向平院士在图书馆5楼报告厅为我校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谁将主宰宇宙的命运”的精彩讲座,校党委副书记赖虹凯为武向平院士颁发了“南强学术讲座”纪念牌。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卢炬甫教授主持讲座,副院长赵鸿、院党委副书记杨旸,学院方陶陶教授、顾为民教授等教师出席了该讲座,同时讲座也吸引了许多厦门外国语学校的师生前来听讲。

武向平院士以“2012世界末日”的话题切入,形象生动的为听讲的师生介绍宇宙的概念、过去、现在,并对宇宙的未来进行了一些科学的预测。武院士指出,虽然地球的命运取决于宇宙的命运,但是目前地球的破坏大部分都是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比如现在人口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破坏等问题,并呼吁“我们应该热爱地球,保护我们的家园”。在提问环节,师生们就所感兴趣的话题积极提问,武院士一一给予耐心细致的解答。最后,讲座在大家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武向平院士毕业于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85年获该校硕士学位,1989年获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201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武院士长期从事宇宙学方面的研究,在理论天体物理和观测宇宙学等方面做出了出色的成绩:较早建立了星系团的强引力透镜统计理论,提出了在星系团中心存在致密暗物质核的思想;解释了利用微引力透镜效应寻找银河系晕暗物质实验所发现事例的成因,为认识银河系暗晕的物质构成起了积极作用;利用光学、X射线和引力透镜三种方法联合测定了诸多引力透镜星系团的中心质量,发现传统方法之偏离;利用星系群和星系团的X射线和光学观测资料系统地研究了其动力学特性,所建立的统计相关关系被广为采用;领导了在新疆天山地区建设用于‘宇宙第一缕曙光探测’的大型低频射电望远镜阵列21CMA,成为国际上较早开启宇宙再电离探测的重大设备。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2011年度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等。

(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