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图书馆精心修复民国地图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24日 来源:

图书馆特藏部近期清理出一批民国地图,其中有日本水路部1920至1940年代先后测绘发行的《中国沿海岛屿港湾水道暨地形图》,存图97幅,国内并不多见。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庋藏一套,仍不完整,共计242幅。据其网站相关介绍,“范围涵盖中国沿海、台湾及南洋群岛,图中文字以日文为主,中国部份附有汉字对照”。本馆所藏27幅可补其缺。此外,像中华民国海军总司令部1940年代测绘发行的《扬子江港湾及中国沿海水道图》等其他地图百余幅,亦属少见,极具价值。

这批地图所用纸张基本为铜版纸,个别较厚。因纸张老化、外部保存环境不理想等因素,导致不同程度破损;加上长期收卷保管,边缘磨损脆化严重,部分图幅已断裂破碎,难以展开阅读。为加强保存保护,使这批地图仍能恢复正常使用,本馆特延请曾多次承担高难度修复任务的知名古籍修复专家、中山大学图书馆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肖晓梅女士及对修复材料颇有研究的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古籍修复专业陈龙老师于7月17日至7月28日莅临指导,协助修复。

本次修复具体工序主要为用手工纸补机械纸,技术难点在于如何把握手工纸与机械纸之间的张力。此类修复最现成的办法是采取档案界习用的托裱,省心省力;肖老师在设计修复方案时,则始终遵行“保护第一”的原则,尽量减少浆糊的使用,万不得已时才采用托裱,以免过度修复。根据“最少干预”原则,反复试验,选择最适宜的办法。实际操作时还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需要修复人员根据自身经验灵活处理。因此,工作时精神需高度集中,是个既费体力,又费脑力的累活。

由于本馆古籍修复基础薄弱,很多必需设备只能因陋就简,临时采买对付。在馆领导、办公室、特藏部等同仁的大力支持协助下,目前已顺利完成第一批地图的修复。修复后的地图面貌焕然一新,以最适宜的展开平放方式保存,不久即可与读者再次见面。

(图书馆)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