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在学术和文艺中庆祝经院30岁生日
发布时间:2012年07月01日 来源:

6月30日下午及晚上,经济学院成立30周年庆祝活动举行了系列论坛和文艺演出,领导、院友、师生们在学术和文艺的海洋中庆祝学院生日。

感恩的情怀 精辟的言谈

——经济学院30周年院庆之“杰出院友论坛”

6月30日下午,经济学院成立30周年暨经济学科创立91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之“杰出院友论坛” 在科学艺术中心音乐厅举行。论坛由副院长朱孟楠主持。

副校长李建发致辞,对各位来宾和校友的莅临表示欢迎和感谢。在简要介绍经济学科91年发展的辉煌历程之后,他指出,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教授陈抗,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龚晓峰,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刘志彪三位嘉宾将与大家一同分享他们的研究心得,他们的主题演讲一定会给经济学院30周年院庆添光加彩,并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在主题演讲开始之前,院友陈爱京女士为经济学院赠送了她专为院庆撰写的《爱的微记忆——陈爱京人生事业回眸》一书,李建发副校长代表接受捐书仪式。院友论坛上,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梁琪向厦门大学经济学院赠送精美礼品,祝愿经济学院的未来展翅高飞,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更辉煌的贡献。

第一位演讲嘉宾、院友陈抗做题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现状与前景》的主题发言。他说,经济学院发展的30年,同时是中国改革的30年,也是院友发展的30年。从中国经济改革的初始条件和战略选择,到目前经济发展方式的形成与路径依赖,再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条件和前景,陈教授条分缕析,图文并茂。如果不转变政绩观,不触动现有的利益格局,不打破权力与资本的联盟,就无法调动结构的优化,转变不了既定的“发展”方式,这才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

第二位演讲嘉宾、院友龚晓峰做题为《中国制造何去何从——“五化”背景下的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精彩发言。他深入分析了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的内外部环境,以及我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深层次的问题,对新型工业化道路选择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

第三位演讲嘉宾、院友刘志彪做题为《中国要主动创造第二波经济全球化的战略机遇》的主题发言。他阐述了以出口导向为特征的第一波经济全球化战略是西方国家给中国创造的,而第二轮全球化战略是中国给自己、给世界主动创造的一种战略机遇。比较了两波经济全球化战略在目的、前提、核心内容、路径、实施方法和所依据产业上的区别后,他指出,实施第二波全球化战略最为关键的政策目标是要扬弃出口导向战略。

演讲结束后,进入现场互动环节,三位嘉宾分别回答了在场同学的提问。

最后,朱孟楠做论坛总结发言。他称赞说,三位校友发言精彩、观点精辟,富有创新性和启发性,言谈中也让大家感受到他们对母校和母院的深厚情怀,彰显了院友们勇于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胆略、能力和责任感。

(经济学院 陈雅萍)

2012“WISE-UNCC”风险管理与衍生产品国际研讨会隆重召开

6月30日,第二届WISE—UNCC风险管理与衍生品国际研讨会在厦门大学隆重召开。自由衍生品导致的经济危机爆发以来,金融产品及金融体系的风险识别与管理等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此次研讨会旨在汇集金融、经济、统计等领域的学术专家和业界人士,分享最前沿的学术信息,从而探索新的技术去识别、量化并管理风险。

出席此次研讨会的有王亚南经济研究院(WISE)及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UNCC)的领导、国内外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及业界代表等,研讨会将持续两天。在开幕式上,厦门大学副校长邬大光,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商学院院长Richard Buttimer,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院长洪永淼先后致辞。

邬大光副校长从教育学的角度提出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可以视作大学的衍生产品,也需要风险控制。邬校长三年前亲历了厦门大学和UNCC的合作,参与了两校交流合作项目的签订,近几年他见证了两校的合作交流逐渐加强。他衷心祝愿研讨会成功,也希望嘉宾们尽情领略厦门风光。

UNCC商学院院长Richard Buttimer教授首先感谢了WISE的领导筹备此次会议,也感谢很多为此次会议从新加坡国立大学、悉尼大学、台北大学、芝加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大学赶来的与会人员,同时也感谢会议工作人员及志愿者的贴心服务。随后他介绍了此次会议的随行人员,并强调此次会议提供了充分的时间以便大家尽情交流、及时反馈,分享最新研究信息。最后,Richard Buttimer教授回顾了WISE和UNCC的合作交流之路,并称赞WISE的学生经过良好的训练,在UNCC的表现令人印象深刻。

最后,洪永淼院长发言,首先介绍了WISE的与会人员,并幽默风趣地称赞蔡宗武教授对于WISE和UNCC交流合作的巨大推动作用。随后,洪院长介绍了WISE与UNCC的1+1数理金融硕士项目及留学夏令营等合作与交流活动及其成果,每年约有30名留学项目的优秀学子去UNCC攻读硕士学位,其中很多人顺利申请博士学位。最后,洪院长介绍了WISE师生的国际交流,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及WISE毕业生在学术及业界的就业等成就,并祝愿研讨会圆满成功,两院合作越来越紧密。

本次研讨会为国内外从事金融衍生品定价、金融工具及金融系统的风险管理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业界专业人员构筑了一个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对加强WISE的国际化影响力,提高学术研究水平的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WISE 徐燕)

“统计学院院长论坛”隆重召开

6月30日下午,作为经济学院成立30周年暨经济学科创立91周年的重要学术活动之一,“统计学院院长论坛”在“计量经济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之金融实验室隆重召开。来自全国重点综合大学以及财经院校的数十所统计学院的院长及知名学者济济一堂,集思广益,共同讨论统计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重大议题,思想交锋碰撞出炫丽的火花。

经济学院统计系副主任陈建宝主持论坛开幕式。福建省统计科学重点实验室联合主任蔡宗武教授首先致开幕辞,并对论坛的主题进行了简单的梳理。他指出,在统计学成为一级学科的今天,正确认识统计学科的内涵和形成统计学建设的思路是非常重要的两个问题,只有明确了这两点,才能进一步探讨如何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统计学人才。最后,他恳请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为统计学科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献计献策。

随后的论坛由蔡宗武主持。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院长艾春荣,中央财经大学原党委书记、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国民核算研究院院长邱东,西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院长史代敏,云南财经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院长石磊,福建省统计科学重点实验室联合主任、《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副主编杨灿,东北财经大学统计学院副院长杨仲山,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院长赵彦云,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统计学系主任郑明,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统计系主任朱建平,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朱启贵等纷纷发言,就统计学一级学科的建设与人才培养等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交流了彼此的经验。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在“大统计”的框架下,统计学工作者应该抛弃门户之见,在探索中认识统计学,以“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的态度,“共同开发、共同进步”,最终使我国的统计学科具有世界顶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在闭幕式中,蔡宗武对前面的讨论进行了简要的总结。他表示,各大院校基于自身的历史沿革和学科优势,对统计学科的建设具有不一样的经验,这既值得交流借鉴、取长补短,也需要兼容并包,走出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同时,他也对统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认为培养应当具有针对性,除了扎实的基础训练之外,还应当重视统计思维的塑造和动手能力的提高。

论坛的氛围坦率而热烈,与会专家学者对统计学科的深入理解和对学科建设的真知灼见,既为中国统计学科的发展提供了经验交流的平台,也以丰富的讨论成果为经济学院成立30周年暨经济学科建立91周年呈献了宝贵的厚礼。厦门大学统计学科将基于一级学科平台,进一步整合全校资源,在保持原有学科特色和传统优势的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继续扩大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影响力,加快学科建设的步伐,沿着“大统计”的方向继续前进,与国内其他兄弟院校一起开创中国统计学科的新格局,为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经济学院 吴华坤 崔庆炜)

“经济学院院长论坛”隆重召开

6月30日下午,作为经济学院成立30周年暨经济学科创立91周年的系列庆祝活动之一,“经济学院院长论坛”在我校科艺中心三楼7号会议室隆重召开。来自国内数十所院校的院长相聚南强,共同探讨国际化背景下经济学人才培养与教育质量的重大议题,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的师生代表亦列席。

开幕式由经济学院院长助理郭晔主持,经济学院党委书记雷根强致开幕辞。他先向与会的各位来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指出大学的主要职能不外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而人才培养是大学的首要职能。他希望在座的各位院长、副院长畅所欲言,简要介绍本院经济学人才培养的理念、思路、措施、经验等,与其他兄弟院校分享。

随后的论坛共分为上下两场,由雷根强主持。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经济系主任白重恩,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董志勇,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山东大学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黄凯南,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梁琪,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甬军,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蒋岳祥,浙江大学商学研究院院长李志文,吉林大学商学院院长刘金全,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沈坤荣,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田国强,东北财经大学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院长王维国,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杨长江,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费方域等先后发言。与会院长发言内容既涉及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又涉及人才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设计、创新型人才培养等实质性内容,也涉及国际交流与中外合作办学、教育资源要素的整合、海归师资与本土师资的磨合等热点话题。大家各抒己见,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院长洪永淼做总结发言。他说,不同学校的风格不同,经济学人才培养模式也呈现较大的差异,在座的院长们处于教学管理第一线,圆桌会议对相互交流各自的教学管理经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非常有意义。

(经济学院 张兴祥)

首届两岸期货与期权新秀操盘赛决赛结果揭晓并举行颁奖典礼

6月28日上午9点,首届两岸期货与期权新秀操盘赛颁奖典礼暨交易策略发布会在经济楼C座208室顺利召开,会议由来自WISE的陈海强老师主持。厦门大学邬大光副校长、台湾逢甲大学高承恕副董事长和金融学院董澍琦院长,富邦期货股份有限公司杨俊宏董事长,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WISE)陈国进副院长应邀参加此次颁奖典礼。

邬大光副校长首先致辞。邬校长肯定了首届两岸期货与期权新秀操盘赛的成绩,并指出学校非常愿意大力支持类似期货与期权大赛这样的学生竞赛,希望在以后能够越办越好,越办越热闹。同时,他也诚挚邀请台湾高校的老师将来能有机会前来厦门大学进行夏季学期的讲学,加强两岸的学术交流。

台湾逢甲大学高承恕副董事长在致辞中提到,逢甲大学与厦门大学渊源颇深,一直以来互动密切。本次首届大赛的成功举办是对于推动两岸学术交流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他表示,未来将继续举办此项大赛,希望在以后的比赛中,能够有更多的经济学科的学子参与进来,一起朝着经世济民的方向努力。

逢甲大学金融学院董澍琦院长随后提及,金融学科的培养,应当增加同学们实务操作的能力。而这种操盘比赛,正是提高同学们实践动手能力的契机。

富邦期货杨俊宏董事长代表赞助方致辞。他坦言,由于是第一届,加上时间比较紧迫,这种尝试性的赛事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对于主办方来说已属不易。在此他希望各位选手通过这个平台展现才华,富邦金控也将积极为获奖同学们提供进入富邦期货公司实习、工作的机会。

WISE陈国进副院长代表厦门大学经济学科对远道而来的富邦期货的高层领导以及逢甲大学的领导师生表示欢迎。他讲到,近年来,经济学科在推动两岸合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希望期货与期权大赛可以成为继“海西•两岸经济金融研讨会”、“海西大讲堂”之后,WISE加强两岸合作的又一张名片。另外,他感谢两岸高校老师们在筹办本次大赛中付出的辛勤努力,祝愿本次大赛取得圆满成功。

领导致辞环节结束后,组委会宣布第一阶段比赛结果,并为获胜者颁发证书。接着,六组参赛队员按照抽签决定的顺序依次上台进行小组的交易策略发布。

逢甲大学的三支参赛队伍,基本选取TX台股指数期货为交易商品,并大多情况做空期货市场。第一阶段取得逢甲大学第一名的财金系参赛队伍主要采取“70%当冲,30%趋势”的交易策略;来自企管系的刑益智则以历史资料分析为出发点,分为开高收高、开高收低、下跌星期五等情况进行实际操作;另一支队伍则在前两周收益率不佳的失败之后意识到前期过度交易的问题,及时修正后取得较为满意的账户权益值。

来自厦门大学工商管理系的郭伟小组和化学化工学院的段然小组均选择铜期货和黄金期货为交易品种,灵活运用长短期结合和顺势而为的基本交易准则,用短线多单等方式进行风险控制,并分工明确,团队均有不俗的表现。

由WISE硕士一年级丁春辉,于金扬,胡梦荻及常彬的组队秉持着“小心驶得万年船”的交易原则,以事件型投机交易策略为主,每个交易日后在总结和预测中进行全视角市场分析,明确形态方向,通过不断的熟悉和动态调整,获得了较为稳健的赛期收益率。虽然最终的收益率并不够突出,但是该组的风险控制成效获得了在场评委的一致肯定。

最后,富邦期货的刘副总经理作为评委代表对参赛队伍做细致的点评。他从企业的角度对选手的表现进行了评价,他认为,绩效只是评审的参考,策略执行力、资金配置、风险控管、稳定的获利等方面也会纳入最终综合考量的范畴内。他希望各位优秀的参赛选手们能够继续坚持不懈地关注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在金融业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最后根据由厦门大学及台湾逢甲大学组成的评委团,对从第一阶段赛程中脱颖而出的代表队伍进行策略评估,确认大赛最终结果为:来自台湾逢甲大学的杜青萤和沈文凤同学一组夺得比赛的第一名;来自厦门大学的化工学院王晓威,夏岩,段然小组和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的丁春辉,于金扬,胡梦荻,常彬小组获得并列第二名,来自台湾逢甲大学的林辰佑和刘欣茹小组,邢益智和颜嘉谕小组以及厦门大学的郭伟,陈佳,陈婧小组获得并列第三名。

值得一提的是,来自WISE的参赛队伍允诺将会把所得奖金的一半捐给WISE学生活动“思享家——品谈”栏目,以资助该活动的后续开展。

(wise 潘蕾)

经济学院成立30周年庆祝晚会隆重举行

6月30日晚,经济学院成立30周年暨经济学科建立91周年庆祝晚会在厦门大学科学艺术中心三楼报告厅隆重举行。观看晚会的有校院领导、兄弟院校的代表、从世界各地赶回母院参加庆典的院友以及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师生代表。

欢庆的锣鼓拉开了晚会的帷幕。以“回忆过去、展示现在、展望未来”为脉络,整场晚会表达了经院学子对母校、母院深深的感恩与眷恋。校园歌曲联唱《踏浪》、《同桌的你》、《童年》、《凤凰花开的路口》以及音乐情景剧《那些年》勾起了现场观众对在校时光的美好回忆;话剧《社交网络》、舞蹈《生命》、二胡齐奏《战马奔腾》、琵琶《十面埋伏》、歌曲《今夜无人入睡》等则充分展示了经院师生的多才多艺、热情活力与青春风采;幽默的三句半、清新的配乐诗朗诵等从党建、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多方面展示了经院30年的伟大成就;吉他弹唱《老师,我真的很想您》、歌曲《相亲相爱》、《二十年后再相会》等表达了学子们对母院深深的祝福、对老师真挚的感激之情,以及同学们之间相亲相爱的手足之情。

整场晚会集歌舞、曲乐、话剧、诗朗诵等于一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高潮迭起,在歌舞中重现了一个个鲜活的画面,串联出一段段真实的故事,铭记了经济学院的成长,展示了学院兼容并蓄的理念和海纳百川的胸怀。这些精彩的节目让全场观众感受到了一个团结一致、奋发进取的经院,一个蒸蒸日上、潜力无限的经院。

(经济学院 何丽苹)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