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12年舌诊总结 王彦晖教授出新书
发布时间:2012年06月21日 来源:

12年舌诊研究,300张精选舌象图片,医学院副院长王彦晖教授主编的新书《临床实用舌象图谱》于近日出版。这是厦大与台湾中医诊断学会理事长、台湾长庚纪念医院中医医院副院长张恒鸿联合出版的中医药专著,也是海峡(厦门)中医药科技平台的标志性成果。

舌象对诊断寒、热、淤血、痰湿、脾虚等关键证素,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一直以来,中医学最受人怀疑和质问的是其不确定性,突出表现在不同中医师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和解决方案千差万别,只有辨证施治才是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舌诊为辩证提供了关键、准确、可靠的诊断依据,可以说是为漂移不定的辩证之舟提供了一个稳定的锚。

该书以舌诊为主线,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初步构建中医理法方药的耦合体系。王彦晖和团队在多年研究与实践的基础上,从数万张临床舌象照片中精选出典型的300张,加以实证分析,除了阐述舌诊的基础知识外,着重研究舌象与证素、体质、治则、治法、常用中药和方剂的关系。

“中医不传之秘在于药量”,同一种中药,个体不同,剂量不同;用量不同,作用不同,甚至可以完全相反的作用。王彦晖结合舌象、症状和体征,在书中大胆地把组方和药量这个“秘密”公之于众。例如,山楂、神曲、麦芽、莱菔子都是消食药,但舌象不同,方药和剂量的使用也完全不同。“舌尖红、舌苔黄,用金银花可以清热解毒,但舌质淡白、苔薄白腻的情况下,还用金银花,则会加重病情”,王彦晖表示,《临床实用舌象图谱》通俗易懂,希望此书能为普通民众打开一扇了解中医的窗口,成为大家养生保健的参考书。

在中医看来,人之所以不健康,关键在于整体的状态失调失衡。王彦晖教授认为中医学的关键在于通过舌象脉象这两扇了解人体的大门收集生命信息,利用一整套自然生态的中草药和针灸推拿等高效低副作用的治疗方法,调理状态、恢复机体内环境平衡,实现人体自我调节系统、解决疾病的目的。对于中医学在未来人类医学中的地位,王彦晖有着更深远的思考,他认为中医学在未来的医院中能找到自己的定位——整体状态调整医学,当今医学的绝大多数学科都能得到“整体状态调整医学”的帮助。比如癌症患者,既接受以消灭癌细胞为目的的手术、放疗和化疗,又得到从寒热、虚实、升降入手对整体状态的调整,各种疾病的临床疗效必将大为提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融合,人类医学事业也将步入全新的境界。

(医学院 郑莉)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