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中航工业副总经理高建设到我校座谈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22日 来源:

11月20日下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工业”)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高建设、副总经济师兼人力资源部长刘井宏、人力资源部高级专务兼副部长彭卫东一行莅临我校,看望在我校全脱产学习的首批“跨国并购与投融资创新高级研修班”学员,并进行了深入座谈。座谈会在嘉庚主楼215会议室举行,我校党委副书记陈力文,研究生院负责人、高级研修班全体学员参加本次座谈会。座谈会由学生处林东伟处长主持。

陈力文副书记首先代表学校向长期关心厦门大学发展的中航工业领导表示感谢。她表示,从2008年中航工业与我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双方积极开展交流合作,在加强成果项目对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卓有成效。中航工业三年来不但在厦大开办多场专场招聘会,吸收了147名优秀学子,同时对厦大的30多个项目给予了累计6200万元的支持;双方共建“中航工业——厦门大学先进特种材料研究中心”联合科技创新平台,厦大承担了一批中航工业的航空基金和创新基金项目,与中航工业下属的615、621、625所等单位深入开展项目对接和成果对接;厦门大学90周年校庆期间,双方进一步签署了共建“厦门大学——中航工业动力及储能蓄电池研发中心”和共建“厦门大学航空学院”的协议。

她指出,本期高级研修班的举办酝酿已久,是双方进一步加强合作、拓展合作领域的新的探索。相信双方今后能更好地加强沟通交流,增进相互了解,进一步拓展双方的实质性合作,把长期、全面的战略合作关系不断推向前进,实现互利双赢。

高建设副总经理代表中航工业对为筹办此次研修班付出辛勤工作的厦大领导、老师表示感谢。他表示,在中航工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建设世界一流跨国公司的关键时刻,中航工业和厦门大学联合举办跨国并购与投融资创新高级研修班,这是中航工业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必将对中航工业开展大规模跨国并购和海外融资业务产生深远影响。这种培训将会形成模式继续下去,形成中航工业国际化战略的长效支撑。他指出,实施国际化战略,加大跨国并购和海外融资步伐,最核心的挑战还是人才问题,特别是高层次国际化人才短缺问题。中航工业国际化人才培养要按照集团公司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和教育培训规划要求,从建设一流跨国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着眼于满足集团公司国际化经营的现实需要,坚持做到“四个结合”,即国际、国内培训相结合;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培养相结合;“走出去”与“引进来”;人才培养与使用锻炼相结合。

针对此次跨国并购与投融资创新高级研修班的全体学员,高建设提出三点要求:创新思维,培育国际视野;苦练内功,提升素质能力;努力学习,确保培训成效。他希望学员能够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进全身心投入学习,争取学有所获,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在中航工业国际化开拓的实践中发挥领军作用、先锋作用和带头作用。在座谈会上,高级研修班负责人、研究生院综合办主任李智勇从高级研修班的设置背景、课程目标和价值、师资队伍、主要课程设置、教学安排与组织、学员生活与业余活动等方面详细介绍了高级研修班的情况。学员代表、高级研修班支部书记孙年俊代表学员介绍了高级研修班学员的一个月以来的学习收获、生活情况,随后学员们就高级研修班下一阶段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提出了建议。

厦门大学-中航工业跨国并购与投融资创新高级研修班于10月23日正式开班,历时两个月,本期高级研修班由学校委托研究生院承办。

(研究生院)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