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健康中国2030”战略,弘扬医学生服务基层、关爱社会的责任担当,7月5日至11日,厦门大学“仁心暖疆”实践队走进新疆昌吉玛纳斯县和吉木萨尔县开展实践活动。队员们深入当地社区、敬老院、牧区,走进红色文化基地,参访特色产业,与玛纳斯县莆田援疆分指挥部、吉木萨尔县厦门援疆分指挥部及当地医院深入座谈交流,以青春视角探寻援疆成果,从历史文化溯源、经济建设、社会民生、医疗帮扶等维度为新疆发展注入青年力量。
仁心暖疆·情系牧区:闽玛同心,筑牢布病健康防线
牧区群众的健康,尤其是人畜共患传染病——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防控,是实践队此行关注的重点。7月7日,在玛纳斯县总医院的座谈会上,布病防控成为焦点议题。玛纳斯县总医院副院长张鸿雁结合详实数据介绍了当地医疗卫生状况,并着重分析了布病在牧区带来的严峻挑战。医院领导、专家与实践队成员深入交流,共同剖析防控难点,为后续开展精准化布病防控科普和健康服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7月9日,在福建援疆医生闫永龙主任、胡剑清主任的支持指导下,“仁心暖疆”实践队奔赴布病防控一线——清水河乡。在乡卫生院,实践队联合医疗专家开展公益义诊,为慢性病患者定制用药方案,切实缓解基层就医难题。实践队同步开展布病防治宣教,通过图文讲解布病危害、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发放手册并答疑解惑。当天下午,实践队与专家一行深入贝母房子村,排查布病高危人群,为发热、关节痛牧民提供针对性诊疗建议,入户为低保家庭递上爱心慰问金。一场“县乡联动-宣教入户-精准帮扶”的健康守护行动,让闽疆协作的根系在牧区扎得更深。

仁心暖疆·守护银龄:敬老院里送健康,定格最美夕阳红
7月8日,实践队走进玛纳斯县民政福利园区开展敬老义诊活动,为园区老人送去健康关怀与暖心陪伴。义诊现场分设问诊、血压、血糖、针灸、耳穴压豆等区域,实践队与玛纳斯县总医院协同配合,累计服务486人次。特邀闫永龙主任坐诊,为老人提供个性化用药和健康指导;县总医院中医科医师为老人开展针灸治疗,缓解老人慢性疼痛与不适,并与队员交流中医适宜技术。队员还主动上门为卧床老人监测血糖并提供饮食和健康建议。现场发放抑菌膏、蒸汽眼罩及厦大明信片等爱心物资400份,深受老人欢迎。

同时,实践队在园区内精心设计了“银发照相馆”,布置天安门背景幕布与温暖红色幕布,队员们为老人抚平衣领、整理银丝,记录下最美笑容。许多平日难有肖像照的老人收获了珍贵影像。实践队将冲洗好的照片寄送到老人手中,让温情得以延续。“你们是敬老爱老的宣传队,是我们健康的贴心守护者,希望你们常来。”一位老人微笑着说。福利园工作人员也动情表达谢意:“你们的到来不仅带来了专业服务,更带来了温暖,真心感谢厦门大学的同学们。”

仁心暖疆·科普筑梦:爱心进社区,温暖伴童心
7月7日,实践队走进玛纳斯县东关社区,开展“与科学相伴,与健康同行”青少年科普活动。急救课堂上,队员通过情景模拟讲解止血包扎、晕厥处理等技能,重点讲授并指导心肺复苏(CPR)和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操作和使用,传递“时间就是生命”理念。近视科普课以趣味互动讲解护眼重要性,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掌握护眼口诀,争做“护眼小卫士”。中医系队员则带来“草药飘香”体验活动,带孩子们认识艾叶、紫苏等草药,通过闻香、触摸激发兴趣,亲自制作专属香囊。针对青春期女孩,队员开设专题课堂,温和讲解生理变化、经期管理与卫生习惯,帮助她们建立健康、自信的成长心态。活动尾声,实践队为孩子们赠送厦大明信片及热敷眼罩,将关爱与鼓励一同留在孩子们心中。

青春视角·见证发展:闽疆携手,探寻援疆新图景
实践队先后与玛纳斯县莆田援疆分指挥部、吉木萨尔县厦门援疆分指挥部展开座谈交流,深入了解在党建引领下推进对口援疆项目落地、促进民族团结融合的工作成果。实践队走访了当地医院,实地了解医疗援疆成效,特别是福建援疆医疗队在推广三明医改经验落地、提升当地医疗服务水平方面所做的努力,深刻认识到医疗援疆对改善边疆群众就医条件的重要意义。此外,实践队还参访了八路军驻新疆办事处纪念馆、北庭故城遗址博物馆,感悟红色历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进玛纳斯县小海子村、葡萄酒博览园、中华碧玉园,领略深厚的文化底蕴,见证乡村振兴战略下的产业“蝶变”。

青春奔赴,温暖扎根
此次新疆之行,不仅是医学生深入基层的生动实践,更是闽疆两地心手相连、共筑健康防线的有力见证。从牧区的布病精准防控,到敬老院的暖心陪伴,再到社区的科普筑梦,实践队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医学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未来,这支青春队伍将继续行而不辍,发挥专业优势,在祖国边疆广袤的土地上,继续书写“仁心暖疆”的温暖篇章,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绚丽之花。
(厦门大学医学院“仁心暖疆”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