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经济经历的一次次剧烈的通胀冲击和震荡洗牌,时值今日,市场投资者对金融风险和风险管理的认识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刻和全面。过去短短的五年间,投资者们目睹了一轮又一轮由于内部风险管理匮乏而带来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其中最为重要的几次标志性危机包括: 2007—2009年间,以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两家国际著名投行倒闭为重要标志的美国次贷信用危机,几乎导致整个金融市场系统的崩溃; 2010年至今,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终于再也无法掩盖而全面爆发,各国的主权债务信用纷纷被国际评级机构降级,即便一度被投资者认为绝对无违约风险的美国国债也被标准普尔降级;而最近瑞士投行瑞银发布的关于该行一名交易员通过捏造虚假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交易来掩盖其长期交易亏损的事实,给该行造成二十亿美元损失的通告也为我们拉响了资本风险管理的警钟。这些严峻的事实时刻提醒我们,经济和金融风险无处不在,如果不加以系统、及时的管控,它们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鉴于此,世界各大金融机构纷纷增设或强化了风险管理部门,金融监管机构进一步在制度上加强了对风险的监控,以防患于未然,而国际上不少著名的商学院也更新和增设了针对流动性风险、系统性风险和信用风险等方面的课程和培训。
作为国内经济学研究的高等专门学府,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与王亚南经济研究院一直以学术反哺社会,服务经济发展为己任。本次,为深入了解目前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与债务危机,进一步探讨防范金融风险与债务风险的方法措施,更好地推进国际学者与业界资深专家的交流与对话,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与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决定在2011年10月15日联合举办“中国与全球资本市场风险管理国际论坛”。论坛将特别邀请国际上风险管理领域的顶尖学者和业内资深专家,与参会者一起分享他们对风险控制的观察和理解,共同探讨当今世界金融市场走向和未来经济趋势。
本次论坛的三位特邀演讲嘉宾非常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他们当中既有现代固定收益理论的奠基者和著名信用风险评估机构的创始人,也有精通风险管理模型研究并将理论付诸实践正在开发新的评级体系的著名学者,还有在华尔街打拼多年有着极其丰富金融风险分析和管理经验的精英高管。他们将莅临论坛,结合自身的广阔国际视野、丰富的市场经验和深具影响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实践,为中国乃至全球资本风险管理出谋划策。

欧德里希·瓦西塞克(Oldrich Vasicek)博士
第一位特邀演讲嘉宾欧德里希·瓦西塞克(Oldrich Vasicek)博士,是现代利率期限结构理论的开创者。他出生于捷克共和国,在布拉格查理大学获概率论博士学位。作为数量金融的杰出学者,瓦西塞克博士获得多项殊荣,包括格雷厄姆-都德奖,罗格尔·默雷奖,法国数量研究院奖及IAFF金融工程年度奖等。同时,他积极将理论纳入实践,是KMV公司(后成为穆迪KMV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推出了为业界广泛采用的KMV结构性信用风险评估模型。穆迪现已是世界三大评级机构之一,与标准普尔同是世界著名的债券评级机构。瓦西塞克博士早年曾担任富国银行管理科学部门副总裁,并曾于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美国加州伯克莱大学、法国高等经济商业学院(ESSEC)教授研究生金融学课程。鉴于瓦西塞克博士在学术和金融业卓越的贡献,他被推选为衍生品交易策略名人堂、固定收益分析师协会名人堂、风险杂志名人堂的成员。此次论坛,为了使广大参会者更方便地了解瓦西塞克博士的演讲信息,论坛将提供同声翻译,并将为其讲稿提供中文翻译。
第二位特邀演讲嘉宾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段锦泉教授,他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风险管理研究所所长,受聘为商学院“和发工业”金融讲席教授。段教授早年在台湾大学完成本科教育,后赴美深造,获得纽约州立大学奥本尼校区企管硕士学位和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金融学博士学位。加入新加坡国立大学之前,段教授曾执教于香港科技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罗特曼管理学院,并担任多伦多大学“宏利(Manulife)”金融讲席教授,其研究领域包括金融工程和风险管理。段教授在用波动GARCH模型研究期权定价理论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在衍生性金融商品和风险管理方面发表了许多重要的学术文章和专著,也偶而公开发表对财经时事的看法。2009年,段锦泉教授率先提出用“公共产品”的观念进行信用评级改革,体现了将信用评级与社会和公众利益相统一的深刻理念,并采用类似维基百科式的信评模型进行开发。目前,这一模型已实现的研究成果包括,对亚洲北美洲和欧洲三十个经济体,超过二万八千家上市公司,进行每天修正的违约概率预测。
第三位特邀嘉宾是自美国华尔街的资深高管范希文博士。范希文博士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国际金融学士与硕士学位,1995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布鲁明顿校区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他曾在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工作两年,现为美国瑞迪安(Radiant)资产保证公司资深副总裁兼风险分析与模型部董事总经理,参与管理总额近800亿美元的固定收益资产,包括信用衍生品、结构性金融产品、公司债券和市政债券等。此外,范希文博士还兼任该公司投资及储备委员会审议委员和金融模型审查委员会委员。范希文博士从业经验十分丰富,曾任法国巴黎国民银行北美对冲基金业务部(前身为苏黎世资本市场)信用风险总监,负责对结构性金融产品、对冲基金产品、市政债券交易以及组合基金等方面的风险监控。曾在美国科美银行从事亚洲新兴市场辛迪加贷款、固定收益债券以及北美亚洲公司的商业信贷工作。目前,范希文博士受邀在纽约市立大学巴鲁士学院任客座教授,经常为中国银行界高管授课培训,多次在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协会及中国人民大学等机构和院校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