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厦门大学共建孔子学院纷纷欢庆中秋佳节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0日 来源:

在这金秋送爽的九月,我们又迎来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佳节。在这寓意团圆的节日中,我校与国外高校共建的孔院院长、教师以及志愿者们以孔院为家,与孔子学院的学生们以及外方工作人员等共同赏月,欢度中秋。以下是各所孔院发回的中秋报道。

(泰国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报道)9月12日,是中国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在这万家团圆的夜晚,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邀请志愿者老师、中国留学生以及泰国师生130余人参加了中秋诗词吟诵会,让泰国学生和老师一起体验中国传统节日的氛围。吟诵会在美丽的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水中亭榭上举行,观众隔水而坐,别有一番趣味。参与诗词朗诵的大部分是皇太后大学中文系的泰国学生,他们在一个星期前就已在为朗诵会作准备。今夜,他们有的着唐装,举酒杯,吟诵“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有的演唱一首《春江花月夜》,歌曲意蕰情绵;有的则秀了一段武术,让人惊叹。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白玉国对学生们的表演也赞不绝口:“学生们表现非常好,大段的词都能背下来,而且吟诵得有感情,着实不易。”白院长表示,孔子学院将继续举办类似活动。

(德国特里尔大学孔子学院报道)虽然正值大学的假期,但是仍然有不少特里尔大学的德国学生和中国留学生前来参加特里尔大学孔子学院举办的中秋庆祝活动,此外,一些当地市民、华侨以及科布伦茨中国学联的代表也一同参加了庆祝会。开场时,特里尔大学汉学系的毕业生Florian向来宾介绍中秋来历,引起德国学生对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极大兴趣。接着,猜谜活动、击鼓传花、抢椅子、踩气球等流行的中国游戏将气氛推向高潮,随后,当明月高悬时,大家一边品尝月饼,一边赏月,并轮番献唱自己最喜爱的中国歌曲。虽然中国和德国相隔千山万水,但是我们共赏同一轮明月。

(南非斯大孔院报道)当地9月12日晚,南非斯坦陵布什大学孔子学院在学校礼堂举办晚会,120多人齐集一堂共庆佳节。斯坦陵布什大学副校长凡•采尔(Van Zyl)教授、文学院副院长维瑟尔(Visser)教授、区教育主管马利瓦(Maliwa)先生以及地区中小学校长代表和企业界人士应邀出席活动。孔子学院学生多语朗诵、歌曲合唱、舞蹈、太极拳、太极剑等表演应接不暇,第十届世界大学生“汉语桥”比赛前十二强选手谢博温(Bjorn Leif Brauteseth)一曲音正腔圆、情深意切的男中音《东方之珠》打动了全场的观众,将晚会推向了高潮。本次中秋节晚会不仅宣传了中国文化、增进了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同时也促进了中南两国文化的交流。

(美国特拉华大学孔子学院报道)9月12日晚6-8时,美国东海岸皓月当空,秋高气爽,一场洋溢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中秋晚会正在特拉华大学新设的教学点宾州林肯大学礼堂举行。特拉华大学孔子学院和宾州林肯大学师生200多人出席了晚会。晚会先以精美的图片和视频向观众介绍了中国传统中秋节的由来和民俗,为整场晚会营造了一种温馨唯美的氛围。孔院学生吉他献唱,舞蹈表演等精彩纷呈,院长黄建军,汉语教师志愿者严烨、孙婷婷都登台表演助兴;接着,在具有浓郁厦门地方特色的博饼游戏中,在美国学生的积极参与下,把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宾州林肯大学是特拉华大学附近的一所较小规模的大学,在校学生2000多人,为了使更多的美国学生了解中国文化,扩大孔子学院的影响,今年特拉华大学孔子学院特意让文化活动走出校园,办到了邻近的宾州林肯大学。

(马耳他大学孔子学院报道)以闽南的中秋博饼习俗作为中秋欢庆主题,马耳他大学孔子学院“中秋•博饼会”取得了圆满成功。此次中秋活动的地点设在马耳他大学校园,由马耳他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Anthony Frendo和中方院长王颖的致辞开场,在对中秋的来历以及中国人庆祝中秋佳节时的习俗活动介绍以及即兴问答互动之后,博饼正式开始,之后,参与中秋活动的各位来宾共同赏月品茗。孔子学院的学生还现场献诗一首《静月思》,表达了月下思乡之情。本届“中秋•博饼会”邀请了马耳他大学的院系领导和当地中小学负责人约30人参加,此次活动不仅宣传了中国文化,而且密切了孔子学院与当地教育界人士的关系,取得了圆满的成功。很多来宾对马耳他大学孔子学院的活动表示赞赏和感谢,并希望明年还能够继续参加。

来自各所孔院的中秋报道精彩纷呈,各具特色,在博饼赏月品茗的同时又将中国的民俗传播到了世界各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道出了我们的心声,在此谨向在中秋期间远在他乡,坚守孔子学院工作岗位的各位院长们、老师们以及志愿者们表示真挚的感谢,同时致上节日的祝福。

(国际处 统稿)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