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林金辉教授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理论文章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16日 来源:

新一轮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如何实现制度和机制创新,是全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2011年9月14日,林金辉教授应《人民日报》约稿,发表了“教学评估应该是种服务”的理论文章。文章充分肯定了首轮教学评估的积极作用,指出新一轮教学评估应强调评估为大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的本质和政策导向。文章指出,在一些高校,自评成了“填补漏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沦为“为评而建、为评而改”;“折腾”、“扰民”,“干扰正常教学秩序”,大学完全在为教学评估服务。

要改变这一局面,必须从体制和机制上根本解决为什么评、评什么、谁来评的问题。对此,林教授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林教授认为,评估标准过于统一,面面俱到,难以反映大学教学的核心要素和大学的办学特色;标准过度量化,看似科学、准确,其实并没有什么可信度,反而为“钻空子”留下了空间。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与办学特色的认同才是检验大学办学水平的可靠标准。谁来评是关键。教学评估专家组成员清一色来自高教系统内部,难以排除受干扰的可能。评价主体多元化、中介化、社会化是教育评估的国际趋势。可逐步建立政府引导下的中介评价制度。这些对新一轮教学评估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林教授是教育部高校本科教学评估专家组成员,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评估专家组成员。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中国网、中国教育新闻网、凤凰网等众多主流媒体全文转载了这篇理论文章。

(鄢 晓)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