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届国际光谱大会(Colloquium SpectroscopicumInternationale XXXVII, CSIXXXVII)于8月28日到9月2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Buzios隆重召开,来自全世界二十多个国家的共三百七十余位光谱化学家参加了这次光谱分析盛会。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分析科学研究所王秋泉教授应邀作了题为“Strategies of chemical and bio-specific labeling for quantification of biomolecules using ICPMS”的大会报告(Plenary Lecture)。国际光谱大会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系列性国际学术会议,王秋泉教授应邀于该会上作大会报告反映了王教授近年学术研究于光谱分析学界的重要国际影响。
王秋泉教授课题组近年来致力于将原子光谱和元素质谱拓展至生物分析领域,开展“金属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工作。发展以元素标记策略为先导的生命体系中关键多肽/蛋白质的定量分析方法学,以期为疾病早期诊断提供高灵敏准确的检测方法。所发展的“内源元素标签”策略和“选择性化学标记”以及“生物专一性标记”策略在Angew. Chem. Int. Ed.,Anal. Chem.,J. Am. Soc. Mass Spectrom. 和J. Anal. At. Spectrom. 等国际重要学术刊物上连续发表,引起了国际和国内学术同行的关注,有关研究还获得了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多肽/蛋白质的原子光谱/元素质谱绝对定量分析方法学,与厦门大学中山医院白培明博士合作)。
(化学化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