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八天的唇枪舌战,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文协会主办的第五届亚太大专华语辩论公开赛于7月10日圆满闭幕。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以及新加坡等7个地区的40所高校报名。经筹委会抽签,包括香港大学、澳门大学、东吴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在内的16所国际名校应邀赴新加坡参赛。我校代表队由校团委张晴带队、经济学院2007级本科生马得原、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2007级本科生李龙、国际关系学院2007级本科生杨濡嘉、经济学院2007级本科生谢懿、蔡晨曦组成,经过两场比赛的激烈角逐,最终晋级大赛八强。
在16进8的比赛中,我校对阵悉尼大学,辩题为“知识分子是不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我校代表队所持观点为“知识分子不是社会进步的必要条件”。辩论双方就“知识分子”与“知识工作者”的定义,知识分子对社会进步的关系、作用、意义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辩论。我校代表队指出,社会进步可分为两大层面,一为物质文明,二为精神文明,并举出在蒸汽机、纺织机、淘宝网等促进社会进步的诸多事件中,没有知识分子的参与,知识的载体并不只有知识分子。最后,大赛评判团判定我校代表队获胜,成功晋级八强,李龙荣膺当场“最佳辩手”。
在8进4的比赛中,我校对阵东道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辩题为“整容能不能让人找回信心”,我校代表队所持观点为“整容能让人找回信心”。辩论双方就整容的分类、人类信心的树立和培养方式,以及整容的行为与找回信心的关系展开了热烈的辩论。我校代表队认为,整容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正常接触,消除异样眼光,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利于生理心理的调节,对生活产生多一份希望,降低生活压力,加强自身竞争力。最后,大赛评判团判定我校代表队憾负,止步八强。经过半决赛、决赛的鏖战,澳门大学代表队最终摘得大赛冠军,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代表队获得亚军。
亚太大专华语辩论公开赛的前身是“新马大专华语辩论赛”, 2004年,大赛筹委会正式将此项赛会拓展至亚太地区,成功举办了首届亚太大专华语辩论公开赛,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我校于本届首次派队参赛。我校辩论队儒雅的辨风、默契的配合、睿智的表现得到了评委的一致好评,给各参赛高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充分展示了中国名校的风采,展现了我校学子的综合素质,增进了我校与其他世界名校间的交流和友谊。
(校团委 张晴 谢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