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是福建省第一个中共支部的诞生地。在建党90周年前夕,《福建日报》以整版篇幅聚焦我校爱国革命的光荣传统。
报道刊发于6月29日出版的《福建日报》上。当天,该报第9版以整版篇幅报道福建首个党支部诞生过程、我校罗扬才烈士的革命精神及90年来爱国革命的光荣传统。
版面分为“红色印记——囊萤之光”、“见证变迁——厦大之精神财富”、“大事记——校魂之红色记忆”三部分。文章说,1926年2月,在中共广东区委领导下,罗扬才、罗秋天与李觉民3人在厦门大学囊萤楼一楼罗扬才的宿舍举行秘密会议,中共厦门大学支部正式宣告成立,厦大囊萤楼因此成为福建省第一个中共支部的诞生地。厦大党支部成立后,即以厦门大学为阵地,在厦门地区开展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党员队伍迅速壮大,在福建建党史上起到了播种机的作用。
报道同时配发“厦大之气质”的记者手记。文章指出,在90年的办学历史中,厦门大学形成了独特的“四种精神”,即陈嘉庚先生的爱国精神,罗扬才烈士的革命精神,以萨本栋校长为代表的自强精神和以王亚南校长、陈景润教授为代表的科学精神。这四种精神如正午时分的太阳,沐浴着厦大每一个学子。它是一笔不竭的精神财富,是厦大90年来思想意识和文化传统积淀而成的独特气韵,激励着厦大人自强不息,开拓创新。
记者说,“熔铸中西、古今文化,沁透“四种精神”,在厦大采访的这些天,我无时无刻不为它的气质所感染。”
该报道是《福建日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特别策划“红色征途”的内容之一。
(宣传部 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