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外交部工作人员到我校进行考录宣讲工作。当天上午,前驻赤道几内亚、乌拉圭、哥斯达黎加大使,国际问题研究员汪晓源大使专题报告会暨外交类图书捐赠仪式在图书馆五楼南强学术讲座报告厅顺利举行。
汪晓源大使首先代表外交部向我校图书馆捐赠了一批外交类书籍,希望这些书籍,可以帮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外交工作。随后,就本次报告会的主题,汪晓源大使深入浅出的向同学们讲解当今国际形势、对外政策和外交工作的内容。中国是世界的中国,中国的外交也要放眼世界的格局与形势。汪晓源大使总结了“三个不会改变”:尽管全球化挑战更加复杂,但国际环境总体和平稳定趋势不会改变;尽管经济存在不稳定,但总体复苏趋势不会改变;尽管国际上存在分歧和竞争,但相互间合作的意愿不会改变。不仅如此,汪晓源还形象的将外交官比喻为国家的舌头,国家的经济则是骨头,只有骨头强硬了,舌头才能有充分的用武之地。有鉴于此,新形势下外交官应该成为五个家:政治家、交际家、宣传家、管理家和杂学家。
当然,外交工作也有充满成就感的时候,当在座同学提问大使36年的外交工作什么最令大使有所触动的时候,大使提起了07年两岸关系紧张时,同“台独”势力斗争最后成功与哥斯达黎加建交并选址建成大使馆的外交事件,“当哥斯达黎加大使馆门前升起国旗,奏起国歌时,我的内心最受触动。”会后大使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说,到厦门大学举办这次考录宣讲的目的就在于鼓励更多有识、有志的厦大学子加入到外交工作来。同时希望同学们珍惜如此优越的学习环境,充实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校2011届进入外交部的两位毕业生王莎莎、杜金琳在会后表示,听了报告会以后觉得自己有了更多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希望尽自己最大努力,缩小同真正外交人员的差距。
(文\陈莹 图\潘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