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21日,作为“厦门大学90周年校庆学术系列活动”之一,“中外合作办学:规范办学、依法管理、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学校克立楼三楼报告厅隆重开幕。来自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芬兰等12个国家和地区的250余位该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就教育国际化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如何规范办学、依法管理,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开展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本次研讨会由教育部国际司为会议支持机构,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厦门大学—香港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主办。教育部国际司副司长徐永吉,我校副校长孙世刚,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厦门大学-香港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港方主任白杰瑞出席研讨会开幕式并致辞。厦门大学-香港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中方主任林金辉主持了开幕式。
在过去多年中,作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形式,中外合作办学的办学规模逐步扩大,办学层次逐渐提高,办学模式也趋于多样化。据统计,截至目前,经审批机关依法批准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共157个,经审批机关依法批准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176个。与此同时,中外合作办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如何进一步规范办学标准、完善办学合作与管理机制,对进一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显得尤为必要。
孙世刚表示,在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研讨会探讨中外合作办学如何规范办学、依法管理、促进可持续发展,对推动世界跨国教育的理论研究,促进中外合作办学主动适应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开幕式致辞中,徐永吉针对当前中外合作办学特别是高等教育领域的中外合作办学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从扩大教育开放,坚持中外合作办学公益性原则,加大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力度,严格中外合作办学审批制度,加强内部治理结构建设,加强中外合作办学过程管理,保护学生合法权益等方面就加强中外合作办学规范办学、依法管理发表了讲话。
本次研讨会共收到国内外同行的学术论文100余篇,涉及中外合作制度设计、质量保障机制、跨国(境)教育等许多方面。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香港大学原副校长、校长资深顾问程介明,我校原副校长、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我校文科资深教授潘懋元作了大会主题报告。与会专家学者通过参与大会报告和小组讨论,围绕《教育规划纲要》与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国(境)教育对各国(地区)教育政策与实务的影响;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项目的规范运行与依法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改革等展开深入的交流探讨,共享学术研究最新成果。
此次研讨会是厦门大学—香港大学中外合作办学研究中心举行的重要学术活动。该中心是由我校教育研究院与香港大学华正中国教育研究中心联合组建,于2010年3月19日成立,是我国第一家以中外合作办学为研究对象的专门研究机构。
(文\图 宣传部 赖炜芳 潘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