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下午,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博士应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经济学院邀请做客我校南强学术讲座,做了题为“对中国经济与统计的思考”的精彩报告。本次讲座同时也是我校统计学系列高级讲座的第二讲,由福建省统计科学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联合主任杨灿教授主持,经济学院、王亚南经济研究院院长洪永淼教授为邱晓华博士授予南强讲座纪念牌。
邱晓华博士曾任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副司长,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国家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等,现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学术委员、高级研究员,是著名的经济学家以及统计学专家,在统计学方面具有丰富的从业和研究经验。
邱博士此次的演讲主要由四部分构成,由分析中国经济的近期走向为引线铺成开来。他首先从国际背景下分析中国经济,指出在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还未完全过去,世界经济前景充满不确定性的大背景下,世界经济复苏程度呈现出不对称的特点,发展中国家面临了由原来的对民生的诉求转变为对民主的诉求的巨大压力,加上危机后各国在新能源、生物科技等方面的竞争加剧,中国经济必须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从国内背景来看,通胀压力,政策调整压力,成本上升的压力,社会稳定的压力的增加以及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日益严重,在这种环境下,我们必须正确的看待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向。
邱博士从两个角度进行阐述分析,指出,近期中国经济的增长态势不会改变。首先从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来看,劳动的红利依然很大,制度的红利没有消失,开放的红利将具有重大影响,由此可看出,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没有发生改变。其次,从支撑经济增长的因素来看,城市化进程远没有达到结束的阶段,工业化进程依然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结合将带来经济的持续增长。由此可以看出,在近期,中国经济将依然保持增长的态势。
接着,邱博士就“提升中的中国经济—中期走向”进行了详述。他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发展新阶段。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这一问题。这一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矛盾:第一,低收入阶段的产业体系和产业结构有可能导致市场出现竞争力和容纳力减弱的风险;第二,低收入阶段以政府为主导,靠投入和资源消耗为驱动力的经济动力结构有可能出现失调的风险;三,以解决温饱为特征的制度安排有可能面临失衡的风险。因此,在中期,中国要实现中等收到高等收入的提升,必须要谨慎的处理好以上矛盾。
在演讲的第三部分,邱博士与大家探讨了“跨越中的中国经济—远期走向”。他分析指出,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人均年收入仍然较低,为使中国由大国变成强国,我国应从农业、制造业、风险抵抗力,价值观,海洋控制力等几个方面加强提升。
最后,统计科班毕业的邱博士简要论述了“变化中的中国统计—现状与未来”邱教授指出在国家发展中,统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的统计发展呈现出以下特征:总体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但在发展中国家中居于前列;体制,观念仍然较落后。改革开放中的统计发展有了很大的提升;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催生了统计的巨大变革;统计领域开始转向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并重,统计方式开始发展为全面报表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统计技术开始以计算机与信息技术为主,统计理念也实现由传统向现代转变。总的来说,未来中国统计的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仍然需要结合国外的先进技术进行提高。
演讲结束时,邱教授提出对广大青年学子的一点建议和要求,他鼓励大家坚定信心,艰苦奋斗,扎实工作。期间,台下老师与同学们就所关心的当前经济热点问题与邱博士进行了探讨,邱博士均给予热情而又详细的解答。
(WISE 沈雪双 赵亭亭 吴凯 谢匡丽 李霞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