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至15日,由环保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和厦门大学能源研究院联合举办的核电安全、技术与核工程教育与咨询活动在我校举行。美国密歇根大学核工程与辐射科学系以及我国核电企业、相关高校和研究机构等核能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就核电安全、技术与核工程教育为中国核电科研人员提供教育和咨询。本次学术活动邀请了美国密西根大学核工程与核辐射科学系的6位教授来给中国核电科研人员讲授核安全课。美国密西根大学核工程与核辐射科学系连续五年在美国核工程学科中排名第一。本次活动旨在交流中美两国核电安全文化,分享核工程教育与科研经验,提高核安全意识。二个月前发生并逐渐恶化的日本福岛核电站危机让世界为之震惊,也为我国核电发展敲响了警钟。本次核电安全教育得到新华社、中新社、第一财经等十多家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
能源研究院李宁院长在接受采访时向媒体表示,此次福岛核电站在巨灾中暴露出的“技术短板”,中国正在建设的第三代AP1000核电技术基本可有效回避——它在反应堆上方建有多个千吨级水箱,这样的“大水箱”在紧急情况下能释放出大量的水,从而达到降温等应急需求。厦大正在参与研发的新一代核技术,安全性还将进一步提高。行波堆的一大优势就是无须换料及后处理,不仅可以提高运行安全性,更能极大降低核扩散风险。
美国密西根大学终生教授王鲁闽在接受媒体时表示:日本福岛核电站危机令世界为之震惊,也给中国核电发展敲响了警钟。但他认为,中国核电站普遍采用的第二代核电技术,与日本采用的第二代核电技术堆型不同,安全系数比日本高;而且中国已从美国引进第三代核电中相对最安全和经济的AP1000核电技术,并在浙江三门和山东海阳投入建设,是目前世界仅有4台采用AP1000技术在建核电站。相比第二代核电技术,其安全性和经济前景更加看好。王鲁闽表示,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核电机组在建数量最多的国家,占世界在建核反应堆数量一半以上。中国在核电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核电安全规划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出席培训会的环境保护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的一位官员认为,福岛核事故预计会使中国核电发展扩张速度放缓,但并不会改变中国发展核电的决心。他说,过去是经济与安全两手抓,但是,现在,是“安全第一”。他认为,日本核事故的发生,将影响中国核电的发展速度,此前定下的核电发展时间表可能将随之延后。
不过,无论如何,中美两国专家都相信,福岛核事故并不会改变也不应该改变中国发展核电的决心,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能源短缺,加上煤矿的匮竭,水电受资源限制和移民等问题的制约,开发难度不断加大,风电的利用小时低、稳定性差,太阳能发电等难以形成较大规模等问题较为突出,这些都使得核能被寄予厚望。与会专家们都不约而同地指出,福岛核事故为全世界的核电敲响警钟,但也不能“因噎废食”,无论如何,核电还是一种安全、清洁的能源。
(能源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