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泰建交35周年,皇太后大学建校12周年,厦门大学艺术团受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的邀请于8月28日至9月4日赴泰国清莱府巡回演出,艺术团在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白锡能团长和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李招淡副团长的带领下,一行21人赴泰国进行文艺演出,共演出三场,演出由诗琳通中国语言文化中心和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联合主办,演出地点分别是皇太后大学、光复中学、美赞中学。
艺术团一抵达皇太后大学,立刻就开始了紧张的彩排。由于在艺术团抵达之前,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在白玉国院长的部署下,已经做了充分的前期宣传,所以现场的观众除了皇太后大学的学生之外,还有许多周边城镇的市民驾车远道而来。这次演出,我们精心挑选了18个具有浓郁中国文化特色的节目,厦门大学的李娜和皇太后大学学生徐瑞峰用汉泰双语共同主持。晚会以民乐合奏《花好月圆》、《茉莉花》开场,喜庆的花好月圆让了解中国文化的观众想起了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舞蹈《踏歌》向观众勾描了一幅古代俪人携手游春的踏青图,观众掌声如雷,场面十分热烈;描写楚汉之战的大型琵琶武曲《十面埋伏》配合中国的舞蹈太极将观众带入激烈的战场中;欢快的新疆舞描写了姑娘和小伙之间的爱情;乐、舞《春江花月夜》是根据唐代诗人张若虚的诗改编而成的民族管弦乐曲,民间舞的扇子和甩袖与之配合,堪称经典;声乐教师阮春黎和刘涛表演的独唱和二重唱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声乐专业的研究生演绎了中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的经典唱段;古典舞《扇舞丹青》将中国书法文化、扇文化、剑文化融为一体,营造了一个恬静、雅致、高远的意境;《太阳鸟》用舞蹈写意的手法演绎了太阳鸟的萌动、出生、成长;舞蹈《雨竹林》具有浓郁的云南风情;琵琶二重奏《送我一支玫瑰花》和扬琴独奏《拉萨行》再次让观众体验了中国民族乐器的美妙;体现艺术学院学生的蓬勃朝气和专业功底的舞蹈《春潮》将晚会推向了一个小高潮。整场晚会高潮不断,难忘今宵、今宵难忘是观众看完晚会后的最大感想,他们对于艺术团的演出给予了高度评价。
晚会举行的当天上午,皇太后大学的校长特德博士、副校长通才博士亲切接见了艺术团一行,双方互赠礼物。双方均肯定了在中泰友谊基础上双方的合作与交流。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于2006年11月由厦门大学和皇太后大学共同创办,它已经成为泰国汉语教学和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皇太后大学校长特德博士说,在泰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接触和了解到了中国文化,他本人有1/4的中国血统,也非常喜欢中国文化。白锡能热情邀请特德博士参加明年的厦门大学建校90周年的庆祝活动。
晚会开始前,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岑容林教授向观众致辞,并简要介绍了孔子学院和本场晚会的演出单位厦门大学艺术团,然后,皇太后大学副校长通才博士和厦门大学的白锡能部长分别上台致辞。晚会结束后,热情的观众纷纷上台和演员合影留念。
第二场演出是在光复中学。晚会开始前,光复中学校长颜协清和厦门大学的白锡能部长分别致辞,并互赠了礼物。光复中学是当地的一所很有影响力的华文学校。学生们每天结束泰文学校的课程后,傍晚才来到光复中学上汉语课。虽然他们每天学汉语的时间不是很多,但是连最低年级的学生都可以用汉语和我们简单交流,由此可以窥见光复中学的教学效果显著。我们的演出安排在学校最大的礼堂进行,虽然有些简陋,但一点都没有影响演员们积极地投入表演,观众们更是热情高涨。
第三场演出是在美赞中学,美赞中学校长Sriwan Pingin和皇太后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岑容林上台致词,李招淡向美赞中学赠送了礼物。演出中,由于场地较小,座位有限,很多学生站在走廊上观看了整场演出。学生们非常开心,虽然他们的汉语水平有限,但是一点都不影响他们对中国文化以及对演员们的喜爱,在演出过程中,他们多次涌向前台,向演员们献上了亲手制作的彩带。
第二场演出结束后,皇太后大学理事会主席(前任校长)万才博士宴请了艺术团一行,宴会还邀请了清莱府的热心中国文化传播的社会人士,晚宴上,同学们即兴表演了几个小节目,得到了万才博士和通才博士的高度赞扬。
(艺术学院 张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