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潘懋元教授做客“名师下午茶”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19日 来源:

4月16日下午,在一阵热烈的掌声中,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创始人、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教育研究院名誉院长潘懋元教授登上第六期“名师下午茶”的讲台,与同学们品茗谈天,共话人生。

潘懋元教授虽然年届九十,但依然精神矍铄,声音洪亮。访谈伊始,潘老谈到,走上教育这条路的缘起是首次登台讲课的失败。当时为了填补其兄长因病无法继续担任小学教师的空缺,年仅15岁的他只好硬着头皮登上了讲台。“我转身板书时,孩子就在下面扔纸吵闹。准备好的内容,不到15分钟就全讲完了,当时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正是因为这一段失败的教学经历使得潘老开始研究如何来教育学生、教授知识。之后,他考上高中师范,后来又选择厦门大学教育系继续深造。1941年,潘老从老家揭阳步行七天赶到了厦大长汀校区报名考试,并顺利被录取。在长汀的四年,正是抗战时期,条件非常艰苦。潘老也因此非常感念萨本栋校长为厦大的操劳和奉献。

作为高等教育学科的创始人之一,潘老开始高等教育研究也是源于一次教育课程的失败。当时潘老给厦大的干部培训教育理论。但是,潘老所学的教育研究内容无非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和中学教育,完全没有可以运用的大学教育培训理论。而这次失败的经验使潘老感觉到建立“高等教育”学科的必要性。他于1956年首次提出这一理念,但直到22年后,才得到积极响应。这22年的冷遇,被潘老概括为“板凳敢坐十年冷”,正是有这样的坚持才能有如今高等教育的繁荣发展。

作为一位长者,潘老还和现场听众分享了他的人生体悟。他告诉大家,幸福是一种孜孜不倦的追求。金钱、升迁所带来的幸福都只是一时的幸福,对于事业的终生追求才是人生的真正幸福。

现场互动环节中,同学们积极踊跃,就高等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如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如何处理大学精神和功利实用的矛盾等提问,潘老也一一给予了详细解答。

整场访谈中,潘老对于教育工作的热爱深深感染了在场听众。他总结道:“我一生最欣慰的是,我的名字排在教师的行列里。假如我有第二次生命,我选择的职业还是教师!”

“名师下午茶”是由共青团厦门大学委员会主办,厦门大学研究生会承办的学术类高端访谈活动,目前已邀请了田昭武、郑小瑛、周昌乐、朱水涌、简锦益等校内外名师做客“下午茶时间”,与同学们共话处世之道和人生感悟。

(校研究生会 林晓燕/文)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