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在纪念鸦片战争170周年之际,我校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杨国桢著《 林则徐大传(插图本)》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人曾经创造出璀璨的文明,直至清代中期,中华文明依然以其深度与广度享誉世界。然而,荣光似乎在鸦片战争之时戛然而止,作为当时的能臣与大吏,林则徐以一身之力,将士大夫的操守与事功表露于内忧外困的应对之中。“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在民族危难时刻,奉命到广州,禁毒抗英,且被禁烟启衅的谗言打倒,革职流放伊犁,东山再起,复官陕甘云贵、稳定边疆局势,道光帝却至死都不愿意见他一面。这种荣辱骤变的人生际遇,不仅是他个人命运的悲剧,更是大清国运转折的缩影。
著者青年时代即着手林则徐研究,古稀之年依然钟情于此,现今将海内外相关文献尽数吸收。写成一本精雕细凿了近半个世纪的林则徐传记,一部林则徐与中华民族的心酸史,一段值得每一位中国人反思的国事记忆。全书分十八章,七十节,170mm×240mm开本,672页,以林则徐的政治活动为主线,以在历史上的突出贡献为重点,适当加强传主交游人物、社会关系的内容,对事件的描述,也尽量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力争更为客观、准确。语言简洁生动,图片讲究精美,便于读者贴切地理解这位先驱者及那段民族心酸史。
(历史系张雅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