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中国基因组学专家杨焕明院士来校讲学
发布时间:2010年04月22日 来源:

4月19日,受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林圣彩之邀,中国基因组学专家杨焕明院士莅临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杨院士本次来访,一方面是应邀为我校生科院师生作有关基因组学前沿发展的讲座;另一方面,是为了寻求双方进一步交流与合作的可能性。

4月20日下午,杨焕明院士在生物二馆122会议室为生科院师生做了题为Sequencing and Genomics in the “Century of Biology”的讲座。杨院士从生命科学的两大基本信条,即“Life is sequence.”和“Life is digital.”入题,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生命科学尤其是在基因组学领域近年来的飞速发展,并提供了最新的文献引证,使人领略生命科学的前沿领域所展示的实证是我们前所未见的,但又是有着严密科学逻辑的。讲座中,杨院士生动有趣的讲述、严密的逻辑以及其本人优雅的学者风范深深地征服了在场的学生们。他不仅仅带来了他自己对生命科学发展的思考,也激荡了在场所有师生的思想——思考未来生命科学发展的方向。

讲座由林圣彩主持。杨教授表示:有了厦门大学、尤其是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良好的学术氛围,他一定会再来厦门做客,全方位的了解,并推动双方进一步的交流合作。

『人物名片』杨焕明院士简介

杨焕明,中科院院士、基因组学家。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1952年10月生于浙江温州乐清市,籍贯浙江乐清。1978年毕业于原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1982年于原南京铁道医学院(现东南大学)获硕士学位,1988年获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博士学位,2007年12月27日,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杨焕明院士一直从事基因组科学的研究。杨焕明领导华大中心经过艰苦的拼搏,在世界上首次利用全基因组“霰弹法”策略对大型植物基因组进行测序,独立完成了超级杂交水稻父本籼稻“9311”基因组(大小约为4.6亿个碱基对)的“工作框架图”。该项目的完成,建立和完善了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多个技术平台,其水平与发达国家齐步,使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个具有全面测定和分析大型全基因组能力的国家,而且从无到有地开发了重复序列识别及注释系统,并率先公布了数据库,促进了“国际联盟”的工作进程,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尤其在抗击非典行动中,带领年轻人团队,同舟共济,团结一心,在SARS冠状病毒的基因组研究及建立诊断方法上又做出了贡献,使我国的基因组研究走向了世界,得到了国内外同行与有关部门的肯定。

杨教授及其团队所承担的人类基因组、水稻基因组以及家猪、家鸡、家蚕基因组等重大项目使我国的基因组研究得以跻身于世界前沿。

(生命科学学院 徐双悦)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