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学校通报2009年度校情
发布时间:2010年01月14日 来源:

在全国、省、市、区新一届“两会”即将召开之际,1月13日下午,学校在颂恩楼215会议室举行2009年校情通报会,通报2009年学校发展的有关情况,让各位代表、委员全面了解学校的发展状况,更好地履行代表职责,在各级“两会”上提出高质量的议案、提案。校党委书记朱之文通报了学校2009年着重抓好的几项工作,并就提请各位代表和委员关注的事项做了说明。校党委统战部部长林辉主持会议。

朱之文表示,2009年,学校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解放思想、不断开拓创新,团结和带领全校师生员工,加快推进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发展。着重抓好了11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按照中央和部属高校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的部署和安排,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学习实践活动,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和广大党员干部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和把握,形成了推进学校科学发展新思路、新举措,办好了一批让师生得实惠的实事和好事,增强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实效,为推动学校科学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基本达到了“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目标要求。部属高校学习实践活动第十指导检查组对我校的学习实践活动给予充分的肯定。

二是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学校召开了全校党建工作会议。加强了干部教育培训、干部队伍建设、统战群团和离退休工作、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了巡视工作,努力以改革创新精神大力推进学校党的建设,为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三是切实加强思想理论教育。学校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辅导员队伍建设,围绕重大节庆活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师生的爱国爱校情感,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员工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四是切实抓好人才培养工作。学校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积极推进学科平台课程建设和教学资源共享,学生个性化培养得到进一步加强;全面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与创新工程”,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五是切实加强学科和队伍建设。顺利完成了“985工程”建设十年总结工作和“985工程”二期建设验收总结工作;加强“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管理,完善有关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积极开展“十二五”学科建设规划调研,认真做好学科发展战略研究,进一步优化学科结构。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工作力度,特别是紧紧抓住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以及中央和省委实施人才引进计划为吸纳人才带来的机遇,加大从海外引进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

六是切实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学校积极构建一批科研创新平台。新增高性能陶瓷纤维、计量经济学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福建省重点实验室、2个福建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是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研立项数再创新高,科研成果显著。

七是切实做好社会服务工作。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组织力量,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提升的机遇,进一步推动产学研结合,努力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大局作贡献。学校积极沟通,加强对接,切实抓好已签战略合作协议的落实,继续推进与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大中型企业、国防单位等的战略合作。学校扎实推进服务海西。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海西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继续完善并深入实施《服务海西行动计划》。

八是切实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学校继续深入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与国际知名大学开展高层次的交流合作。加大学生的国际交流力度。积极参与全球孔子学院各项工作,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提供人才和各类资源的支撑。学校进一步加大与台湾高校交流力度,加强对台招生工作,加强台情调研。

九是稳步推进翔安校区建设。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目前,翔安校区一期工程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近日将举行开工典礼。

十是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学校高度重视,积极向教育部、财政部、福建省、厦门市进行反映,争取支持,多种形式、多种途径,逐步提高教职工工资待遇,努力解决教职工住房困难问题。针对国际金融危机给毕业生就业带来巨大压力,学校高度重视,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做细、做好、做实,保证毕业生就业继续保持平稳态势。学校积极发动校友和社会各界捐助设立奖助学金,扩大助学金来源,全力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十一是切实维护学校安定稳定。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抓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关键一年,维护校园稳定工作的任务十分艰巨。校党委高度重视稳定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分析形势,部署工作,千方百计把稳定工作抓紧抓好。

朱之文指出,长期以来,特别是去年,福建省、厦门市在学校建设等很多方面给予很大的支持,希望各位代表和委员利用各种机会、在合适的场合,代表学校和师生员工对省市党委、政府和领导的关心和支持表示感谢。同时,提请各位代表和委员,从各种渠道积极呼吁,请求教育部和省市政府帮助解决我校师生员工关注的民生问题。

朱之文最后说,我校各项事业发展与各位代表和委员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当前,学校正处于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既面对难得的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衷心希望大家继续关注学校的发展,齐心协力、团结拼搏,为早日把我校建成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文/陈 浪 图/潘万华)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