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指导和帮助低年级本科生尽快转换角色,适应大学新环境、树立发展新目标,增强认识自我、科学规划、合理经营和谐健康大学生活的本领,11月30日晚,我校第四期“辅导员沙龙”在漳州校区举行,专题研讨“新生教育”。沙龙由漳州校区学生办副主任刘俊杰主持。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辅导员韩海雄、物理机电与工程学院辅导员晏振宇、海洋与环境学院辅导员吴珊珊分别从大学新生的职业规划、入学适应教育和专业思想教育三个面向作了主题发言,并较为全面地介绍了国内外在这三个视角上总体研究情况和最新研究成果。
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和对职业指导研究,韩海雄剖析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的自我探索对低年级本科生成长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低年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几点建议:首先,要通过科学方法和专业手段全面认识自我,深化自我探索;其次,要及时转变角色,重新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要求;第三,了解与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或今后所希望从事的职业,进行初步职业生涯设计;第四,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将学习变为自觉行动;最后,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提高自身的沟通协调能力。
借助近期对新生的小组座谈和个别深度访谈,晏振宇提出了大学新生适应中存在六个方面的问题:理想与现实落差的失落感,心理优越感转变为挫折感,学习目标缺乏的迷茫感,学习不适应的紧张感,独立生活带来的失控感和人际障碍造成的孤独感;并建议要引导大学新生做好四个层面的自我适应:心理状态上由依赖转入独立,发展目标上由显性转为隐性,学习方式上从被动转到主动,生活方式上从他律转向自律。
吴珊珊就如何做好新生专业思想教育做了交流。她重点分析了专业思想不稳固的体现及原因,专业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提出了多角度、多层次地强化专业思想教育的思考,建议从“细”、“广”、“深”三方面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与会辅导员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工作感悟和平时研究,纷纷将工作中的“金点子”拿出来分享,同时将工作中的“新困惑”拿出来探讨,形成了对新生教育几点思考与共识:一是新生教育统筹在学校,规划在学校,落实在学院,落实在基层辅导员,整合辅导员团队优势资源,集中进行生涯规划的课题研究和课程建设势在必行;二是要抓住新生入学教育的良好契机,打好基础,给新生上好跨入大学校园之后的第一课,引领他们迈好大学生活的第一步;三是在新生教育的内容上,认为应该包括学习适应、生活适应、心理适应和能力培养四个方面,每一个内容都需要辅导员结合实际工作进行深入的专题研究;四是在新生教育的方式上,辅导员应该全面了解新生总体情况,总结把握新生心理特点,认真做好新生入学教育,深入指导新生个人发展;五是在新生教育效果的保障上,辅导员应该引导低年级本科生做好自我探索和自我认识,构建起适合新生自身成长和发展的生涯规划。此次沙龙持续了两个小时,在其乐融融、畅所欲言和充满收获的氛围中结束。
据悉,近年来,我校每年新生入学后,都系统开展专业学习、入学适应、校史校情、规章制度等相关专题的新生教育活动,引导广大新同学尽快地熟悉大学环境、转变身份角色、适应大学生活、把握学习规律;教育学生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胸怀天下,立志成才。此次沙龙的专题研讨对促进今后新生教育的规划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校辅导员沙龙也日益成为辅导员研究工作、交流经验、共享成果、归属情感的深入平台。
(学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