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充分展示化学人才基地本科生科研训练成果,促进本科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与学术活动,切实加强本科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计划局和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办,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承办的“全国化学专业大学生科技活动交流会”于11月28日上午在化学化工学院报告厅正式开幕。
参加此次科技活动交流会的120名师生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19所高校的国家化学人才培养基地,开幕式上座无虚席。教育部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段连运教授,教育部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吉林大学宋天佑教授,我校校团委书记高忠华,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金能明,教务处副处长、现代教育技术与实践训练中心主任施芝元,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主任袁友珠教授、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主任卢英华教授、化学生物学系颜晓梅教授以及化学系副系主任、化学人才培养基地负责人朱亚先教授等参加了开幕式。
施芝元主任首先致词,他向来自全国的各高校的老师、学生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代表们介绍了厦门大学的校史、学风以及化学化工学院的化学学科建设情况。厦门大学很早就开展了学生课外科研训练,化学人才培养基地自2003年起设立了“育苗基金”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他讲到此次“全国化学专业大学生科技活动交流会”的召开此次是一个分享、交流的平台,也是我校向优秀的兄弟院校学习的一个很好的机会。他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随后,段连运教授讲话。他讲到,此次“全国化学专业大学生科技活动交流会”的召开搭建了本科生相互交流的平台,使大家共同分享大学生科研训练的实践经验,共同探讨大学生课外科研活动的发展和思路,为化学创新人才的培养作出努力,非常有意义。
开幕式结束后,来自十九所高校化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学生分别就自己在本科阶段参加的科技活动、收获与体会做了汇报,交流会还进行了形式活泼的墙报展讲。
(化学化工学院 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