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下午,厦门卫视《两岸开讲》:“国学与生活——新闻专业的再现”讲座在新闻传播学院院楼311举行。台湾世新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陈清和教授受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张铭清的邀请,向全院新传学子讲述了台湾新闻的现状,探讨了新闻业困境的形成原因,同时阐明了新闻从业人员应有的素质与自律精神。讲座深入浅出,提问踊跃积极,参与讲座的师生均收益匪浅。出席讲座的还有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赵振祥教授。
陈清和教授在讲座伊始便指出,在台湾最有权力的四类人分别是:政治家、商业人、文化人与宗教人。他们需要影响力,而新闻能使他们最快最直接地拥有影响力。他更进一步阐释了,有权者通过制造3I(Interest,Information,Ideology)的gap(差距),以形成自身的影响力。
陈教授认为,正是由于这四类最有权力的人以巩固、扩大自身影响力为目的,介入新闻媒体,才造成了如今台湾新闻电视台过多的局面。因此,他创造性地提出了“台湾专业新闻电视台只需三家”的看法。
陈教授的讲座的另一重点则是探讨了新闻中“变”与“不变”的因素。陈教授将新闻环境中的变化因素总结为“PEST”,即Politics(政治),Economy(经济),Society(社会),Technology(科技)。他指出,这四种因素的改变是一种必然趋势,传媒因努力适应它们。同时,在新闻环境的不断变化与权势人物的影响下,传媒要保持其公信力,就要做到陈教授所提出的新闻从业人员的三点不变要求:一是必须照顾弱势群体。陈教授将弱势群体戏称为“手心向上的人”,需要的是“权利”,与之相对比的是“手心向下的人”,即强势阶层,拥有的是“权力”。他强调,传媒必须保证那些“手心向上的人”的“四权”: 发声权、对话权、修正权与诠释权。二是让资讯流通多元化。陈教授以亲身经历,向学生们介绍了在得到媒体关注前后台湾原住民的不同境遇,以此表明资讯流通的多元化,是使“媒体真实”与“社会真实”相一致的有效途径。三是还给社会公平竞争的机会。
陈教授还就台湾新闻怪相与传媒人的素质进行了阐述,他认为现在台湾新闻业存在着三大问题:为了追求“独家”,狗仔泛滥,侵犯个人隐私;蓝绿壁垒分明,意识形态主导一切;媒体审判,“有罪推定”横行。
陈教授甚至将台湾传媒业戏称为“制造业”、“生产业”、“修理业”、“化妆业”和“加工业”——为了利益需要,可以制造新闻、加工新闻、生产新闻,亦可以用新闻“修理”人,用新闻“化妆”人。
有鉴于此,陈教授认为,应该加强传媒“三律”,即法律、他律和自律。他尤其重视传媒人的自律,并以《苹果日报》的“动新闻”(指以动画模拟方式,钜细靡遗地描述暴力、性侵害、凶杀案等社会事件)为反例,阐明了自律的重要性。
讲座最后,新闻学子以热烈的掌声表达对陈教授的感谢。陈教授表示,希望厦大新闻学子有机会能到台湾亲历他所讲述的台湾新闻现实。讲座在热烈而友好的气氛中结束。
(新闻传播学院 刘君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