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晚,作为2009年人文学院漳州校区本科生党支部立项活动之一的心理情景剧汇演在漳州校区小报告厅拉开帷幕。本次活动名为“闪光心灵——心理健康之旅”,汇集了来自人文学院本科生一二年级各班级自编自导自演的十一个心理情景剧,作为人文学院漳州校区本科生党支部“闪光”系列活动之一,旨在通过党支部的引领,开展系列活动,推进学院心理健康教育。
舞台上,同学们围绕宿舍矛盾、人际交往、恋爱、逃课与挂科、学生干部工作、入党认识、谣言、贫困生问题等一系列大学生活中常见的问题,以情景剧形式展开了真实的演绎和深层的心灵探讨。节目《虫,只是个传说》通过校园里一次谣言传播事件反映出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节目《我的天空》讲述了农村女孩在大学的艰苦生活和内心挣扎,节目《青春的记忆》通过三组感情——同性恋、师生恋和异地恋的纠缠突出人物心理的波动,而最终荣获桂冠的节目《定情戒指》,演绎了一个发生在女生宿舍的故事。四个女生拥有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许多摩擦,但因为一颗掉进马桶的戒指,四人发自内心的友爱和赤诚真挚表现,互相之间尽弃前嫌、重归于好。投入的表演,华丽的台词,尤其是对于心理问题解决过程的深入挖掘给在场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最终,节目《青春的记忆》和《定情戒指》获得最佳奖并将代表人文学院参加全校心理健康活动月心理情景剧比赛的决赛,优秀奖则分别由08级中文三个班和人类学系收入囊中。
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王瑛慧老师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心理剧表演其实是一门思索、处理生活矛盾的艺术,同学们在演出过程中,揭示生活中的矛盾问题,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学会以积极的态度开始自己的心理建设,是一种不断成长的过程,“我们应该让它(心理剧)成为一种表达方式,成为一种班级化的常规活动,充分发挥它在培养同学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方面的作用” 。厦门大学心理咨询中心黄福生老师和院团委副书记黄佳佳老师分别就各班心理剧的内容、表演等方面进行了点评。
人文学院一直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部分,也在此方面开展了系列工作。如设立心理委员,深入班级、团支部开展日常心理保健工作;定期开展心理主题班会,引导学生进行自助朋辈辅导,共同探讨当代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案;而此次的心理情景剧编演活动,则通过团体成员扮演日常生活问题情境中的角色,使成员把平时压抑的情绪通过表演得以释放、解脱,同时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及获得处理问题的灵感并加以练习,获得了学生的一致认可。他们说,在情景剧中,大家把学习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尽情展现出来,为心灵打开了一扇透气的窗。
(人文学院 黄佳佳 王恬 李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