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艺术学院中国欧洲艺术中心举办十周年庆典音乐会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25日 来源:

11月19日晚,寒风阵阵,冬意渐浓。厦门大学艺术学院小音乐厅内座无虚席,一片温暖喜悦的景象。为庆祝厦门大学艺术学院中国欧洲艺术中心成立十周年,由艺术学院主办的“厦门大学艺术学院中国欧洲艺术中心十周年庆典音乐会”于19点拉开序幕。学院党委书记林公明、院长苏力和艺术硕士教育中心副主任陈言放以及来自欧洲、美洲和亚洲近十几个国家的国际友人和学院师生一起观看了演出。国际友人中的一些是各国视觉艺术、戏剧、音乐等方面的专家,还有一些是厦门大学的外聘教授。

音乐会以《华夏音韵》开场,这个节目中西合璧,由西方音乐表演形式弦乐四重奏演奏中国江苏民间小调《紫竹调》和陕北民歌《走西口》。西方弦乐器演绎下的中国民乐除保留了其原汁原味的中国神韵外,另添一番风味。观众们对于中国的民族音乐非常喜爱,随着音乐的律动饶有兴趣的颔首品味。接下来的男女二重唱,表演者身着盛装,男生一身笔挺的黑色礼服风度翩翩,女生一袭洁白的及地纱裙婀娜多姿。性格开朗的外国朋友们眼前一亮,微笑惊艳。第三个节目是选自威尔第歌剧《奥赛罗》的《杨柳之歌》,此曲悲伤婉转,如泣如诉,表演者动情投入的表演和忧伤的音色深深打动了在场观众的心弦。曲毕,大家齐声赞叹欢呼“Bravo!”并报以热烈的掌声。音乐会接下来的的节目均带有浓郁的中国民族特色,有琵琶二重奏《彝族舞曲》、扬琴独奏《瑶山夜话》、女声独唱《拔根芦柴花》、新疆民歌《一杯美酒》、民乐合奏《奇迹》《好日子》等……

陈言放教授为此次活动的协调人,他告诉记者,音乐会的节目经过精心编排,既凸显了中国传统民族音乐之风韵又融合了西方音乐艺术之美,中西合璧。这次音乐会的成功举办得到了学院领导的支持,也与老师和同学们的努力密不可分。厦门大学艺术学院中国欧洲艺术中心主任伊尼卡•顾门逊女士对此这音乐会非常欣赏、非常满意。到场的国际友人也一致认为演出非常精彩,他们在演出结束后仍然沉浸其中,对节目赞不绝口。

厦门大学艺术学院中国欧洲艺术中心成立于1999年,是艺术学院面向世界的一个广阔窗口和良好平台。

(艺术学院 林丹 张秀丽)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