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学生工作中,辅导员处于学生管理工作第一线,在“学生突发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0月27日下午,我校第三期“辅导员沙龙”在自钦楼学生活动中心专题研讨“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沙龙由我校学生处管理科科长宋友良主讲,学生处副处长徐跃进主持。
徐跃进谈到,厦门大学辅导员沙龙自开办以来,秉承“打造一支政治坚定、理论扎实、工作高效的学习型、创新型、实践型的辅导员队伍”的理念,吸引广大辅导员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求真、务实、创新地进行研讨与交流,在轻松、愉快、温馨中收获进步;本期主题“学生突发事件的处理”,是辅导员工作中较为复杂而重要的工作之一,学生突发事件具有影响大、不确定性强等特点,如何及时妥善应对这些突发事件,如何把握处理的原则和技巧,围绕这些问题展开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宋友良在主题发言中,从学生突发事件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以及基本分类入手,对学生突发事件管理体系的构建、现场应急处理、事后处置与法律风险的防范等四个方面做了详细讲解。在谈到突发事件管理体系时,宋友良认为,我校已经建立健全完整的管理体系,从学校分管领导到学院分管党委副书记,再到各级班团、学生组织、学生宿舍和个人,这个完整的体系能够确保我们掌握学生思想动态,能够预防并第一时间处理突发事件。宋友良强调,在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理环节,辅导员要做到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迅速查明事件性质和现状,并及时向有关各方做好通告和通报;在事后处置的过程中要做到以学院为主体,坚持以情感为基础,以法律为准绳,明确分工,专人负责,并注重与当事人及其家属的沟通交流和谈话技巧。最后,宋友良从法律法规、学校管理制度以及学生权利三个方面探讨了处理突发事件时应注意的法律风险的防范问题。
宋友良的主题发言引起很多与会辅导员的回应与共鸣,并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许多辅导员也分别就他们在工作实务中遇到的案例交流了自己在突发事件处理工作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在座的辅导员通过自身的点滴体会、感悟与经验,形成了对“学生突发事件”的思考与共识,就是要用爱与智慧用不同的、科学的、艺术的方法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普遍认识到辅导员在突发事件处理不同阶段中的应着重注意的几个方面:一是在预控方面,辅导员应该始终坚持预防为先的原则,扎实做好日常性的安全教育工作,特别是要充分重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挫折教育和生命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辅导员要做好日常的上传下达工作,保证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信息畅通,密切注意学生动态;而且要重点关注特殊群体,尤其是对学生中的弱势群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努力做到防微杜渐。二是在突发事件处理阶段,辅导员要善于捕捉、分析突发事件的征兆,及时上报、及时处理,尽量减少负面影响;要增强把握舆论导向能力,做好校内校外的联络工作。三是在突发事件的恢复阶段,辅导员要做好善后与恢复工作,要为突发事件中所涉及的学生提供心理援助,在做好信息收集和档案保存工作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事后教育。
这次研讨主题,针对性强,综合性强,学生突发事件考验着辅导员的控制能力,需要辅导员在全面运用各种工作方法和技巧方面具有较高的能力,因此,与会辅导员参与热情很高,在发言中各抒己见,群策群力,共谋学生突发事件处理之道。此次沙龙成为辅导员沟通的桥梁,思维碰撞的舞台,在热烈的讨论气氛中持续到下午六点多,结束的时候很多辅导员还在就各自感兴趣的话题交流看法。
(学生处 胡长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