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纵横 >> 正文
我校辅导员在岗培训工作正式启动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26日 来源:

10月20日,我校首期辅导员“工作实务”培训班举行开班仪式,这标志着我校辅导员在岗培训正式启动。根据《厦门大学辅导员培训实施方案》,辅导员在岗培训是辅导员培训体系中的重点内容,包括“理论政策”、“工作实务”、“人文素养”三大模块,其中“理论政策”模块每年集中举办一期培训,“工作实务”模块每年集中举办两期培训,“人文素养”模块则通过人文课堂、视听教学、团队训练等方式开展。

这次“工作实务”培训班的主题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邀请来自国内著名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以及校内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的专家以及实务工作者进行专题讲授和研讨,是一次针对性、实效性很强的高层次高水平业务培训。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辜芳昭在开班仪式上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举办辅导员培训,是学校深入贯彻中央16号文件和落实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提升辅导员工作水平的重要保障。他强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重要工作,特别是在当今形势下,社会期待的更高要求,金融危机的冲击,多元化的学生群体等方面影响,使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学生工作者不仅需要责任心,还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辅导员进行心理学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培训是形势所需,是促进辅导员专业化的发展的要求。他要求,辅导员要利用专题培训的机会,积极参与,加强学习,多与专家、同事交流,形成良好的互动,能真正从中受益,并能真正帮助自己的工作,帮助学生的健康成长。

此次专题培训,在课程体系方面,根据辅导员工作岗位的特点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新形势,设定了“心理辅导理念”、“心理辅导技巧”、“大学生心理危机”、“辅导员自我成长”、“异常心理辨识”、“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六大模块,突出了课程体系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在授课形式方面,安排了“专题讲授”、“交流讨论”、“学员互动”、“主题发言”等形式,加强了理论指导与实践运用的有机结合,增强了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培训期间,著名心理学专家、南京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桑志芹教授带来了两场精彩的报告,《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从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入手,结合辅导员工作的实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以人为中心心理治疗的应用以及如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桑教授在讲座中生动地阐述了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和内在一致性,强调注重尊重、同感、真诚等心理辅导要素在辅导员工作中的应用。桑志芹教授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另一场报告中,桑教授进行了心理健康工作操作实务的培训,用大量鲜活的案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主要体现进行了分析,通过现场示范,引领和指导全体人员参与并学习了一种新颖的心理健康分析法——“九分割统合绘画法”,此技术简便易行,更全面更快捷地考察学生的心理状况,受到了大家的热烈好评。

福建省大学生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华侨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中心主任赵冰洁教授的《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与应对策略》报告运用各种心理学理论,结合丰富的实际案例,从大学生早期不良的家庭成长环境、不当的学校教育及负性生活事件三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成因,同时特别分析了自杀这一大学生心理危机,并提出如何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有效干预的应对策略,参加培训的辅导员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来自我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的专家以及实务工作者们结合我校工作实际,从不同角度为辅导员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指导。教育研究院钱兰英老师以富有寓意的故事导入、催眠体验等方式带领辅导员进入自我内在的世界,达到了深层次的放松;心理咨询与教育中心黄福生老师以生动的案例分析、精彩的电影片段分析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辅导员们从中学会了如何辨识,从而更好地开展预防工作;陈梅香老师分享了如何以生为本,以学院为立足点,多角度多层次的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辅导员们下一步开展学院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方向。

据悉,此次专题培训共计六场专题讲授,二场分组讨论,一次总结交流,将通过系统学习与研讨交流的方式,帮助辅导员补充新观念、新知识和新技能。

(学生处)

【责任编辑:】
最新新闻
最新图文